“街事街議”凝聚街區善治力量網格黨支部、街委會賦能普陀探索黨建全覆蓋新路徑

上海 8℃ 0
摘要:

  記者周楠

  新時代新興領域黨建該如何抓?日前,記者從普陀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座談會暨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工作推進會上獲悉,作為市委組織部確定的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工作首批試點區,普陀區上半年全面啟動了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360全覆蓋集中攻堅行動。

  通過網格黨支部、街委會等賦能,從找到“一群人”,到管好“一條街”,再到善治“一個區”,普陀區探索出一條黨建全覆蓋新路徑。

  挖掘治理骨幹共商共議

  兩個月前,小陶來到梅川路步行街上的一家寵物醫院工作。然而,黨組織關係轉接問題卻讓她犯了難。

  工作單位並沒有成立黨組織,在上海剛剛租住的社區也無法接收她的組織關係,她只能將組織關係轉回老家。問題接踵而至。工作繁忙導致她無法經常回家向黨組織彙報近况,當地黨組織也因條件所限無法派員來上海瞭解。年初的時候,小陶接到了老家黨組織關於延長她預備期的通知。

  這一切,在網格黨支部書記郝璿的幫助下迎來轉機。在全覆蓋走訪過程中,郝璿聽小陶講了這個苦惱後,通過長征鎮黨委第一時間與小陶老家黨組織取得聯系,日後,小陶的日常表現,由第一網格黨支部以組織名義定期向老家黨組織進行溝通,確保小陶可以按期轉正。

  在郝璿帶動下,真光路、梅川路上20餘名治理骨幹被挖掘了出來,他們中有的來自大國企、有的來自小商戶,他們從街區實踐出發,共同研討街區治理公約,為深化打造街區黨建工作獻計獻策、共商共議。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街委會

  這半年,項隽頗為忙碌。他既是中遠兩灣城網格聯合黨支部“雙報到”黨員,又是中潭一哩街區招商中心負責人。近來,他又多了一個新身份,中潭一哩第一届街委會主任。

  5萬餘人的中遠兩灣城,商鋪之間的經營衝突、商鋪與社區居民之間的擾民糾紛,長期以來困擾著中潭一哩街區的發展。

  “能不能有這樣一個充分溝通的平臺,讓管理者有抓手,讓經營者有方向,讓居民也能參與,從而實現三方共贏?”年初,中遠兩灣城商鋪聯合黨支部來開展全覆蓋走訪時,項隽提出建議。聯合黨支部和他的想法一拍即合,“街委會”的想法就此萌芽。

  在聯合黨支部的帶領下,項隽在入駐商戶裏挖掘與他一樣熱心治理的黨員骨幹,推動“街委會”的成立。盒馬入駐中潭一哩,項隽第一時間邀請黨員店長加入街委會,門口的鏈家和社區打交道比較多,項隽就發動青年仲介成為治理骨幹。在黨支部與項隽的共同努力下,中潭一哩街委會成立了。

  “街區的事,我們大家來一起議。”這既是中潭一哩的共識,更是普陀區推動構建黨建引領下街區治理格局的宗旨。

  在普陀區十個街鎮,“街事街議”“街事街管”正成為治理的新風尚,未來,將在網格黨支部充分挖掘凝聚治理力量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特色街委會,共同打造街區善治格局。

  凝聚街區破題攻堅合力

  在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工作推動下的普陀街區治理,不僅是為了實現“鄰里門戶”之間的和諧共處,也是將這些市井之力凝聚起來,形成破題攻堅的强大合力。

  莫幹山路,一半新潮,一半老舊。有天安千樹、M50,也有五金店、水泥店。這種割裂式的業態分佈,導致了新建商業體和沿街業態功能區域定位不明確,也導致了街區風貌至今沒有改善。

  長壽街道長壽灣網格黨支部成立之後,收到最多的訴求,就是關於莫幹山路地區的業態改善。大業態有大業態的期許,小業主有小業主的堅持,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共同推動地區發展,這道難題擺在了長壽灣網格黨支部面前。

  長壽灣網格黨支部會同街委會組建了聯合調研組,共同對莫幹山路沿街110餘名商戶開展了一對一走訪,並邀請專家學者一同商議。一個月後,一份名為“莫幹山路業態調整和環境提升”的議題擺在長壽路街道黨工委的案頭。依託這份報告,街道專題開會研究,完善長壽灣區規劃實施導則,明確由網格總指導員牽頭整改,力爭今年有改觀、明年大變化,著力提升文商旅融合的長壽灣商圈品質。未來,“長壽灣”拱門、“星澳酒坊”徒步区等一系列地標建築將有效改善長壽灣的風貌,實現空間再利用和商業深開發。網格黨支部還聚焦不符合街區和都市發展的個體商鋪,在網格總指導員的牽頭下與產權方進行溝通,協商騰籠換鳥,補齊環境短板。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