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越杜晨薇
浙江有橫店,上海有“豎店”。
近兩年,微短劇的風吹向廣大智能手機用戶。據艾媒諮詢數據,2023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預計2024年將超過500億元,2027年將超1000億元。
熱潮之下,可為劇組提供200多個風格各異的室內外拍攝場景的上海國際短視頻中心,每天也是人來人往、燈火通明。相比傳統影視攝製基地,它有什麼優勢?帶著好奇,記者來到這個被豎屏微短劇帶火的上海“豎店”。
高峰時,五六個劇組同時拍
很多人覺得微短劇特別“上頭”,實則是因為從劇本、拍攝到後期,每個環節都在靠密集的爽點和反轉“打”觀眾的“七寸”。
出圈的霸總微短劇往往就是如此。記者在6月的一個工作日下午來到位於嘉定區安亭鎮的上海國際短視頻中心,還真在彩虹片場碰見一比特“曆會長”。這部正在拍攝的微短劇,男主角不出意外地姓曆。演員身姿挺拔,西裝革履,戴著金絲邊框眼鏡,一副“生人勿近”的霸總模樣。記者試圖採訪演職人員,但被告知“拍攝正在進行中,不容打擾”,只得作罷。
“今年3月到現在,高峰時期同時有五六個劇組在這裡拍攝。去年下半年,園內劇組數量一度達到近20個。一般的項目,一周左右就能拍完。”投資建設影棚的上海華譽名亭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歌手、演員袁成傑主演的《女明星的契約新郎》,抖音粉絲超500萬的斯麥林主演的《盛夏的果實》均在這裡取景拍攝。
租借場地拍攝要花多少錢?該負責人表示,不同劇組對場景需求不同,但大體以時間計費,一般是600元/小時、6000元包天。“相比於周邊都市,這裡的場地費稍微貴一點,但對劇組來說,大隊人馬不用四處轉場、舟車勞頓,在這裡搞定全部場景,還是划算的。”
一站式轉場正是劇組青睞“豎店”的關鍵原因。在這裡,劇組可以在200多個場景中任意選擇,一個影棚被分隔為大大小小幾十間房,一間房間就是一個場景。老上海風情的樓梯間旁邊就是時尚白領公寓,藥房轉角處就是住院部,圖書館、針灸房、小麵館、菜場乃至上世紀80年代風格的宿舍都在一條走廊上。
“對劇組來說,去醫院、地鐵站、商業街等專業場景和外景地拍攝越來越難。在我們這兒的棚裡拍能大大减少實景拍攝的不可控因素,不受天氣影響,也不會妨礙其他人的正常活動。”園區相關負責人說。走進一間影棚,記者看到一條與外灘街道風格類似的商業街,街上有電影院和商鋪,根據劇組需要,街頭還能隨時局部降雨降雪。
場景够多,為劇組省時省力
場景要多,還要够真實細緻,方便劇組拍攝。
工作人員將記者帶到一間影棚的二樓,幾百平方米空間裏擺滿各色道具。佈滿粵語金曲磁帶的一整面牆,仿佛瞬間把人帶回那個勁歌熱舞的年代。“這裡是現代戲的道具庫,道具都是我們從全國各地收來的,按照傢俱、廚具、辦公用品、音像製品、擺件等分類,大概有幾萬件。古裝戲和民國戲的道具還沒放進來。”工作人員說,影棚自帶道具庫,劇組不用再去外面借,挑中什麼用什麼,每件的租賃價格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
對特殊場景,影棚也有所考慮。陸家嘴、長江邊、紐約市中心、聖托裡尼海邊……男女主角走上陽臺,便可瞬間通過巨大的LED背景屏“轉移”到不同國家、不同都市。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場景都是實景拍攝,人、車、船流動,不必擔心穿幫。與行車有關的戲,也只要把車開到棚內指定位置,就能通過C型背景屏、頂屏、前屏和類比車輛懸掛系統的Motionbase智慧數控設備完成。“所有的轉向、刹車動作都由工作人員控制,演員只需要專注於表演。不只是微短劇劇組,電影劇組和汽車廣告拍攝也喜歡用。”
穿梭在不同的場景,仿佛做了一場場夢。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如今的“造夢之地”,曾是姚記紙牌的生產廠房。多年前,姚記科技將撲克牌生產線搬去外地,安亭園區走上轉型陞級之路。2020年,在區鎮兩級政府支持下,上海國際短視頻中心掛牌成立,開始打造場景豐富、科技含量高、設施完善的短視頻和短劇拍攝基地。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