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堅持開放創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

江苏 12℃ 0
摘要:一座讓世界讀了2500年的東方古城蘇州,以0.09%的國土面積和全國1%的人口,貢獻了全國2%的經濟總量、3%的工業增加值、4%的實際使用外資和6%的進出口總額,今年一季度GDP增長7.9%,領跑全國大中都市。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作為全省乃至全國經濟大市、開放大市和製造强市,蘇州聚焦時代命題,找准定位、奮力前行,迸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一座讓世界讀了2500年的東方古城蘇州,以0.09%的國土面積和全國1%的人口,貢獻了全國2%的經濟總量、3%的工業增加值、4%的實際使用外資和6%的進出口總額,今年一季度GDP增長7.9%,領跑全國大中都市。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作為全省乃至全國經濟大市、開放大市和製造强市,蘇州聚焦時代命題,找准定位、奮力前行,迸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6月26日,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慶文帶隊走進我省“堅定信心、鼓足幹勁、勇挑大樑——奮力書寫‘走在前、做示範’新答卷”系列主題發佈會蘇州專場,全面闡述堅持開放創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的蘇州目標、蘇州作為和蘇州路徑。

激發科技創新“新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蘇州時曾說,‘蘇州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做得很好,不僅有歷史文化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高品質發展,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是總書記對蘇州的鼓勵,更是對我們的厚望。”發佈會上,吳慶文深情回顧總書記對蘇州在科技創新、高品質發展上取得成績的充分肯定。

殷殷囑託更加堅定蘇州決勝未來的戰畧佈局——持之以恒推動開放創新,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吳慶文介紹,為完成這樣的目標,蘇州聚力打造一流的創新生態,實現創新人才薈萃、創新主體雲集、創新活力迸發、創新成果湧流的發展願景。

打造多元創新交流平臺。現時,蘇州已與200多家國內外高校院所開展創新合作,近5年累計實施產學研項目超1萬個,2023年全市科技契约成交額超1000億元、全省第一。當前,蘇州以實施科技創新“八大工程”為抓手,推進蘇州實驗室、“一區兩中心”等高能級平臺建設,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强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為創新“主力軍”。現時,蘇州擁有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2.5萬家、全國第一。科創板上市企業55家、全國第三。國家高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均位居全國第四。2023年全社會研發投入預計超1050億元,其中95%以上來自企業。蘇州將共建一大批創新聯合體,力爭在2026年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動態全覆蓋。

加强科技成果轉化。“蘇州重點從成果需求端、供給端、服務端‘三端’發力,打通成果轉化全鏈條。”蘇州市科技局局長徐積明介紹,深度挖掘企業技術需求,蘇州系統梳理全市400多家實驗室、研究院等科研平臺,按產業方向、以科創聯盟形式進行綜合,全力打造“一產業細分領域一科創聯盟”,引導聯盟服務企業。與全國重點高校院所共建成果轉化中心,在一流高校周邊設立科創飛地,主動挖掘技術成果,推動項目异地孵化、在蘇轉化;圍繞主導產業發展需求,加快建設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工程化服務平臺。發揮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等平臺作用,讓更多研發成果走出實驗室。

拓展開放合作“新空間”

改革開放以來,蘇州秉持“敢為天下先”的開放創新精神,發展成為經濟實力最强的地級市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製造之城,也形成了蘇州開放型經濟的鮮明特徵。當前,蘇州擁有1.8萬家外資企業,吸引175家境外世界500强投資項目486個,累計使用外資超1600億美元、位居全國第三,去年實現進出口2.45萬億元。今年1—5月增長10.4%,規模接近同期歷史最好水準。

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國際資本流動呈現新動向,蘇州充分利用開放型經濟和製造業優勢,不斷探索引資新管道、新舉措,吸引外資繼續看好蘇州、深耕蘇州。蘇州市商務局局長孫建江介紹,去年以來,西門子艾聞達中國區總部、康寧藥物智能化合成等一大批優質外資項目簽約落地。今年3月,總投資超10億美元的博世新能源汽車項目“拿地即開工”。總投資20億元的太古可口可樂項目實現“五證連發”,從簽約到開工僅歷時8個月。通過全力構建全球化招商網絡,蘇州今年還將派出超200個團組招引更多“創新合夥人”。

蘇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唐曉東表示,新時期新形勢下,蘇州還在更大更深層面推進改革,集聚融合全球一流創新要素資源深入參與創新發展,不斷拓展開放合作的新空間。

擴大制度型開放。積極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在數據自由流動、資訊安全、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借鑒先進規則,努力為創新提供足够的機制保障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做强載體平臺。增强開發區的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拓展中新、中德、中日和海峽兩岸等載體平臺的開放創新能級。優化開放環境。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在出入境、人才引進、醫療保障、居住等方面進一步完善“軟服務”,為外籍人士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作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首個政府間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是世界看中國、看江蘇、看蘇州的重要視窗,今年迎來開發建設30周年。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吳宏表示,瞄準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節點、重要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高地和全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高地,努力打造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營造更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我們的目標是讓‘同樣條件成本最低、同樣成本服務最好、同樣服務市場機會最多’,成為蘇州營商環境的鮮明標識。”吳慶文表示。

培育蘇州智造“新動能”

製造業是蘇州最大的“看家本領”,也是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當前,蘇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4.4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二。高端裝備、電子資訊、先進資料三大萬億級產業集群支撐有力,並在生物醫藥、納米新材料、光子等領域,形成了一批代表新質生產力的千億級產業集群。

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蘇州主動把握數位經濟發展趨勢。今年蘇州以“新年第一會”的形式召開全市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會議,提出要全面實施“蘇州智造”强基提質行動,到202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3萬億元,形成新能源、電子資訊、高端裝備、先進資料4個萬億級主導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躍上5萬億元臺階。“現時,蘇州立足省‘1650’產業體系部署,正在全力打造由10個產業集群和30條產業鏈組成的‘1030’產業體系。”蘇州市工信局黨組書記範建青表示,圍繞蘇州“智造”,重點聚焦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3個方向發力。

推動傳統產業以“智”增效。支持鋼鐵、化工、紡織等傳統產業提質煥新,大力推進製造業智改數轉網聯。早在2016年,蘇州就開始為企業提供智慧製造免費診斷服務,全市財政每年投入近20億元,累計推動企業實施智改數轉網聯項目超過3萬個,在全省率先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全覆蓋。未來,蘇州將以獲評首批國家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試點城市為契機,持續加大投入,每年開展1萬家中小企業數位化能力評估,全力打造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蘇州模範”。

推動新興產業以“智”賦能。以人工智慧賦能製造業,進一步推動高端裝備、電子資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進一步鞏固新興產業優勢。支持生物醫藥、納米科技、新能源等優勢產業做大做强。

未來產業以“智”提速。加快佈局光子、量子科技、元宇宙等未來產業,加速顛覆性科技突破和產業化進程。積極開闢新賽道,全力在低空經濟、智能車聯網、人形機器人等領域搶佔先機。

“蘇州是連結世界的要地、產業配套的高地、創新創業的福地、對外開放合作的寶地,同時還是多元文化的融匯地、高品質生活的首選地、眾多應用場景的新生地、一流營商環境的示範地。”吳慶文表示,蘇州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持之以恒,向著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目標不斷前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