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訊(記者 孫慧)6月2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北京市舉行的野生動物保護及國際合作成果新聞發佈會上宣佈,海南長臂猿野外種群數量從40年前的僅存2群不到10只,增長到現時的7群42只。
海南長臂猿是海南特有物種,也是海南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定為“全球最瀕危靈長類物種”,是現時全球現存數量最少的靈長類動物,僅分佈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霸王嶺片區。
自啟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以來,海南就把搶救性保護海南長臂猿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通過植被恢復、建設空中廊道等措施,海南對一批潜在適宜海南長臂猿繁衍的棲息地實行修復和連通,幫助它們遷徙至更廣袤的雨林。此外,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對海南長臂猿的野外監測手段也從單純的人工監測逐步過渡到配合現代化科技的監測手段,並通過與國家公園研究院、中山大學、海南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開展科研合作,逐步破解了海南長臂猿生態習性、保護生物學等多個科學難題。
隨著棲息範圍逐步擴大,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呈現穩定增長態勢。2022年10月至2024年2月期間,海南長臂猿大家族群的成年長臂猿相繼“成家立業”,多個小家庭群增添猿娃,種群數量從6群37只持續新增到7群42只。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生態保護科科長齊旭明介紹,近幾年來海南長臂猿的C群、F群、G群都有新猿嬰誕生,種群持續復壯。其中新組建的F群、G群分別於2022年4月、2023年5月被發現,經過超半年的監測觀察,發現存在公母長臂猿交配、理毛、合鳴等生態行為。結合長期監測數據,霸王嶺分局獨立組織撰寫成群論證報告,並邀請國內權威專家進行了鑒定確認。
海南長臂猿從20世紀70年代的2群7至9只新增到現在的7群42只,是全世界20種長臂猿當中唯一呈現穩定增長的種群,也是全球種群數量下降到10只以下的極危物種中,唯一基於自然恢復成功的案例。但其距離脫離極危級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個體數量看,成年個體數量要新增到250只以上,且種群持續呈現增長趨勢,才基本算脫離極危狀態。為此海南將繼續努力,保護好海南長臂猿。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