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苑改造9比特智慧“魯班”上崗都市更新項目中機器人身影越來越頻繁地出現

上海 9℃ 0
摘要:

膩子噴塗機器人。資料圖片.png

膩子噴塗機器人。資料圖片

  記者戚穎璞

  今年三季度將重新開放的名人苑公園,並不是一個普通的社區項目,它不僅要“破牆”,而且還引入9款建築機器人輪番更新改造,是滬上啟用智慧“魯班”最多的社區綜合體。這僅僅是個開始,記者瞭解到,在上海都市更新項目中,機器人的身影將越來越頻繁地出現。

  在浦東金楊,名人苑早就成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上海名人苑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陶强說,名人苑運行20多年,建築設施老舊,配套功能不足,已無法滿足社區居民的使用需求,於是在2022年底啟動都市更新,改造進度一直受到周邊居民的關注。

  名人苑總用地面積約9.5萬平方米,規模不算大,改造內容多且複雜,建築機器人就有了用武之地。“名人苑要重構空間和功能,根據規劃,要新增公園開放長度、沿街開口數量,改造水系,新增文體和便民服務配套,這裡既有老舊建築的改造修繕,也有多幢鋼結構新建建築。引入建築機器人,可以把施工人員從高風險、高强度、高重複的施工場景中解放出來。”上海建工二建集團名人苑都市更新專案經理李偉說。

  6月19日,2024年上海市建設工程綜合創優觀摩會重點展示了都市更新建築機器人矩陣。在現場,可以看到資料智慧運輸平臺、履帶式實測實量機器人、混凝土整平抹平機器人、視覺採集巡檢小車、AI播報巡檢機器人、膩子噴塗機器人、乳膠漆噴塗機器人、智慧高壓淋水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在不同地塊“堅守崗位”。智慧高壓淋水機器人還拿下“國內第一”,它首次實現通過智慧設備、智慧物聯等科技類比颱風豪雨,經由後臺操控10毫秒即可完成各種指令,實現智慧、高壓、高效淋水試驗。只需3個人配合便完成淋水檢測。

  除了施工建設環節,安全監管和後期運維也插上了智慧科技的翅膀。李偉介紹,名人苑項目還運用建築高支模智慧監測預警系統、空氣品質智慧監測系統、智慧感應語音提示系統、AI天眼數位指揮平臺,對工地現場的揚塵、譟音、施工安全實时監管,提高項目管理的效率。

  記者瞭解到,在更新改造中,名人苑的湖泊水體也得到全面淨化。李偉帶領項目團隊仿照自然生態系統結構引入水生態修復系統,將原有水環境人為構建成具備水生植物、水生動物、水體微生物的“活水系統”;老公園內的10比特世界級名人雕塑“修舊如舊”保留陳列,延續獨有的名人故事文化氣質。

  現時,公園正進行開放調試,後期將引入雲上智慧運行平臺,實現從施工到運維的全生命週期服務。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