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楠
“我們全家四代人終於盼來舊改了!”住在瑞虹路40弄26號的居民張惠妹說。她的母親——97歲的韋阿婆幼年時隨父母從江蘇逃難至此,在這片狹小逼仄的空間裏生活了近一個世紀,如今四世同堂。昨天,虹口區143街坊舊改以99.09%的高比例生效。
143街坊位於嘉興路街道,東至岳州路,南至高陽路、物華路。居民440證,居住房屋總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均為二級舊裏以下房屋。其中,86.36%為居民自建棚戶私房,房屋普遍存在開裂、漏水、傾斜等情况,部分房屋甚至有倒塌的風險,安全隱患突出,居民舊改意願强烈。
虹口區副區長關也彤表示,143街坊是嘉興路街道最後一塊零星舊改地塊。現時虹口區總計14塊零星舊改地塊,涉及居民3000戶,預計今年內完成1700戶。今後虹口區將採取多種形式並舉的管道推進都市更新。
四世同堂家庭盼來舊改
記者見到韋阿婆時,她正躺在床上,不太能說話,但精神狀態不錯。
20世紀50年代,韋阿婆家由最早的“滾地龍”改建成泥牆草屋;60年代,由毛竹、木板和碎磚頭搭建成棚屋。“我和弟弟都在這裡出生、長大。”
20世紀70年代,張惠妹插隊返滬,與母親擠在16平方米的小屋裏生活,後來她要結婚,房子不够住,就往樓上翻建了二層。“等到我的兒子要結婚了,沒辦法只好再往上翻,建了第三層。你看這老房子,牆壁都‘酥’了,一碰就掉渣。”
記者跟隨張惠妹阿姨,先從一樓爬上又窄又陡的木樓梯上到二樓,這是她和老公的房間,一張床和簡單的物品已撐滿了整間房。在二樓,她向上喊話:“有人來了,開一下木板。”她的兒媳把木板掀開後,記者才得以順著二樓的木樓梯爬到三樓。小小一間房,住著兒子一家三口。她5歲的小孫子爬上爬下十分利索,卻也從木樓梯上摔過好幾次,連他也盼著能住新房。
囙此,143街坊補償方案公佈後,韋阿婆全家第一時間簽約,並一致决定選擇貨幣補償,希望在附近買一套二手房。“兒子說,買了新房之後,還是我們一家四代人住在一起,也好相互照應。”張惠妹告訴記者。
一邊忙著自家簽約、找房看房,張惠妹還一邊幫忙做鄰居們的思想工作。“我和老母親都是熱心人,一直是社區志願者。我們這裡私房多,共有產權矛盾突出,幾乎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我跟大家說,政府幫我們改善居住條件是天大的好事,千萬不能錯過。我們家第一時間簽約,也是要給鄰居們做榜樣!”
講清政策打開居民心結
“奶奶的手是溫熱的,說明身體好。”與記者一起來到韋阿婆家時,一進門,“95後”居民區書記程懷遠就自然而然地拉起了老人的手。
程懷遠是知名高校畢業的選調生,兩年前來到143街坊所在居民區任職。儘管從事的社區工作與所學專業不同,但他並不畏難,以一顆謙卑的心,很快和羣衆打成了一片。
“剛來的時候就聽說143街坊要舊改,領導也讓我們做好準備。”小程加快走訪,把黨員家庭、涉老、涉殘、涉困等重點人群全部走訪到位,瞭解他們的需求和願望。他還認真學習房屋徵收與補償方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羣衆解釋政策,並利用專業知識,配合經辦人員,製作了一個可以自動生成的表格,為每戶居民算好補償收益賬,深受居民歡迎。
為了打開居民的“心鎖”,虹口區充分保障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讓越來越多羣衆自發參與到舊改工作中,實現自我服務、自我監督。143街坊內有比特“大平阿姨”。由於家裡是私房,兄弟姐妹又多,大家都想多分一點。為了能儘快改善生活,在調解員的協調下,大平多讓出一點,其他兄弟姐妹平衡一點,趕在獎勵期完成了簽約。她不忘現身說法,幫助有同樣家庭衝突問題的居民儘快化解矛盾。
用畫筆記錄都市的變化
弄堂裏窄小的一線天、斑駁破舊的老屋、龐雜的架空線、坐在板凳上閒聊的老老小小,而遠處是瑞虹新城拔地而起的高樓……
143街坊的典型畫面,被一幅油畫永遠留了下來。這幅油畫的作者是三比特“50後”阿姨,她們是上海老年大學油畫班的營員。其中,樓小玉是虹口嘉興路街道居民,呂水珍和章伶俐則來自黃浦和徐匯。
呂水珍告訴記者,143街坊這幅油畫她們創作了一周多,從討論結構、構圖、打好素描稿、最後上色,為了呈現真實的效果,修改了無數次。
在油彩的筆筆疊加下,三比特“50後”阿姨腦海裏關於老虹口、老上海的記憶變成一幅幅油畫。在嘉興路街道以及瑞鑫居委會的支持下,每週五居委會專門騰出地方給三比特阿姨作“畫室”。大半年時間,她們在這個小天地裏創作了30幅以“上海舊時光”為主題的畫作。在她們的筆下,弄堂裏的市井生活撲面而來。
呂水珍說,都市日新月异、飛速發展,以後的人可能已經忘卻都市曾經的樣貌。希望用我們的油畫留下弄堂曾經的記憶,然後告訴孩子們:“我們就是這樣過來的。”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