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陸坡沉船遺址已選取文物928件套
部分珍貴文物將於國慶日前展出
海南日報嘉積6月13日電(記者劉曉惠黃媛豔)6月13日,國家文物局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召開“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重要進展工作會,發佈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最新成果。海南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考古調查隊歷時一年完成了三個階段的考古調查,已選取出水文物928件(套),部分珍貴文物將於國慶日前展出。
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使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潜水器和“獅子魚”號無人水下遙控潜水器,聯合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開展了三個階段的水下考古調查。考古調查探明了兩艘沉船的分佈範圍,獲取了沉船所在海域海底的地形地貌特徵,初步掌握了沉船遺址部分區域和重要位置的地層堆積和埋藏情况,基本明確了沉船時代和保存現狀,共選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928件(套),制訂和總結了多項深海考古調查的技術規範、策略要求和工作流程。
其中,一號沉船遺址選取出水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紅綠彩、琺華、單色釉、素三彩等瓷器,以及醬釉陶器、銅錢等文物890件(套),部分瓷器外底有款,款文有“福”“正”“太平”“吳文自造”“丙寅年造”等。二號沉船遺址選取出水原木、瓷器、陶器、蠑螺殼、鹿角等文物38件。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强表示,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標誌著中國水下考古從近海走向深遠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國家文物局將在“考古中國”重大專案框架下,加强與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的合作,踐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共識,按照“大考古”工作思路,整體推進後續的考古、保護、研究闡釋和展示利用等工作,更好地揭示中華文明海洋特質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為國際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貢獻中國案例。
觀眾何時可以一睹這些出水文物的風采?6月13日,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館長辛禮學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部分珍貴文物將於今年“十一”國慶日前展出。
辛禮學介紹,當前考古隊正在進行清理、保護、修復和量測、登記、整理等工作,待部分文物具備展出條件後將進入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展廳,跟公眾見面,時間預計在今年“十一”前。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