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文物精華展在上博啟幕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互鑒互融

上海 12℃ 0
摘要:

  記者簡工博

  昨天,“古波斯的榮耀——伊朗文物精華展”在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啟幕,彙集來自伊朗國家博物館、戈爾甘考古博物館、拉什特博物館、波斯波利斯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館)270餘件精美文物,包含建築、雕塑、錢幣、陶瓷、玻璃、金屬、書法、繪畫、織物等多個品類。觀眾會發現不少伊朗文物依然影響著當今的審美,其中不乏各類中國元素,見證絲綢之路對文化互鑒互融的歷史意義。該展覽將展至今年10月7日。

  走進被“波斯藍”色包裹的展廳,目光很容易被閃耀的金器吸引。一件金色酒具,造型前端是一隻獅子,雖然前腿規矩地趴著,上身卻挺直,張嘴伸舌。最特別的是獅子的前腿後部生出一對揚起的雙翼,護住後身演變的巨大杯子,杯身飾有平行的凹槽線,頂端還有一圈蓮花圖案。

  這件有翼獅金來通高22.5釐米,寬21釐米,口徑為13釐米,底徑19.5釐米,重達1897克,現時為伊朗國家博物館所藏。“來通(Rhyton)”一詞為希臘語音譯,一般是指下部留口的角形酒杯,被認為可能源於人類最早用動物角制杯飲酒的習慣,西元前2000年就已開始出現。

  細看文物,獅腿肌肉線條明晰,表情豐富,頸部和胸部覆蓋的鬃毛細密繁複,與雙翼上同樣細緻的羽毛造型截然不同。這件誕生於西元前500年—西元前450年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的來通,獅子前肢肌肉刻畫管道為阿契美尼德藝術所特有,雙翼飾貝殼紋則可追溯到洛雷斯坦金屬藝術。“從阿契美尼德到薩珊王朝構築了伊朗藝術的輝煌時代。這時期伊朗文化特色越來越清晰,起源於地中海區域的來通酒具與自己文化特色表達相結合。”上海博物館青銅研究部研究館員王樾介紹,動物形象是伊朗文化很重要的元素,“草原文化對動物的認識、理解和共情與農業文明不同”。

  這樣獨具特色的動物形象在此次展覽中隨處可見。一件瘤牛陶來通,來自約西元前1150年—西元前850年鐵器時代,陶制的牛昂首挺立,開口藏在雙角中間的頭頂處,耳朵上還套著圓環;另一件動物青銅香爐造型是一隻翹起尾巴的猫,來自西元12世紀塞爾柱王朝,細看通體鏤空的花紋,竟藏著猛獸追逐兔子的圖案,脖頸處也有鳥的紋路。

  這些獨具特色又瑰麗奇异的形象,至今仍產生著巨大影響。一件高浮雕有翼神獸青銅飾板來自西元前850年—西元前550年的鐵器時代,板上雕有一對男性人面羊身、長有雙翅的形象,下方則是一對女性頭像獅身、同樣長有雙翼的形象。這樣的形象在如今不少奇幻電影、動漫作品中仍然經常出現。而一隻約西元前585年—西元前539年埃蘭時期的嵌瑪瑙金手環,末端被設計成兩個公羊頭,手環上則以金珠焊連而成的聯珠紋帶進行裝潢。這是伊朗高原金器的特色,也體現出當時金粟、鑲嵌等細金工藝的成熟與精良,至今仍出現在大量飾品設計中。

  展覽上“中國元素”十分常見。花青地白的青花瓷圓盤上是蓮花、牡丹和飛翔的鳳凰圖案,卻是在伊朗西北部的阿爾達比勒城的寺廟發現的。這裡收藏了大量的中國瓷器,不少還在背面鐫刻了當地文字中的敬語,見證了古代中國和伊朗的貿易關係。

  幾件出土於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唐代錦緞,歷經千餘年依然光澤閃耀。三片錦緞上的對鴨紋、聯珠對鳥紋和對羊紋,動物形象全部成對出現。王樾介紹,圖案元素是典型的薩珊時期伊朗風格,“魏晋至唐代,絲綢之路是很熱鬧的,伊朗文化元素出現在吐魯番乃至長安,甚至日本正倉院也有伊朗風格文物,是通過中國傳到了日本”。據介紹,研究表明,因為當時商業上的巨大需求,在中國有人按對方要求的圖案加工織錦,再作為貴重商品被帶回去銷售。“絲綢之路不但交換商品,更是文化的交流傳播,這對人類文明的交流與發展來說意義深遠。”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