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扎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向綠圖強譜新篇

海南 17℃ 0
摘要:5月26日6時15分,距離三亞市70海裡、水深500米的海域,重達500公斤的短肢領航鯨“海棠”被順利放歸大海。歷經145天,數百人接力參與救助,只為讓大魚“海棠”重歸家園,生命的奇迹在海南上演。據悉,這是國內首次成功救助擱淺短肢領航鯨,也成為海南堅持生態立省,維護人與自然和諧的又一生動詮釋。

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5月26日6時15分,距離三亞市70海裡、水深500米的海域,重達500公斤的短肢領航鯨“海棠”被順利放歸大海。

歷經145天,數百人接力參與救助,只為讓大魚“海棠”重歸家園,生命的奇迹在海南上演。據悉,這是國內首次成功救助擱淺短肢領航鯨,也成為海南堅持生態立省,維護人與自然和諧的又一生動詮釋。

生態環境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地位。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建設。

四年來,海南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把保護好生態環境作為“國之大者”,扎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向綠圖強,持續推進六大標誌性工程,不斷完善轉化機制,積極探索“兩山”轉化路徑,著力建設生態一流、綠色低碳的自由貿易港,爭創美麗中國先行區。

堅守底線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邁出新步伐

四年來,海南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底線,而這個底線就是海南的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

數位是最好的證明,2023年,我省優良天數比例和包括PM2.5在內的五項污染物濃度守住歷史最好水準,其中PM2.5濃度保持在12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為優。

同時海南生態家底也日益豐厚——截至目前,我省累計修復海南長臂猿棲息地1100畝,長臂猿種群數量穩步增長;而隨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正式設立,野生中華穿山甲、圓鼻巨蜥等瀕危野生動物也重現踪迹,重回人類視野。

在海洋,珊瑚礁保護和修復工作也在持續展開,2022年《海南省珊瑚礁生態保護修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印發,這是我國首個針對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地方性生態保護修復行動方案;截至去年底,我省已在瓊海、東方、三亞等地新增修復珊瑚礁28.5公頃。

去年11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海南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我省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不折不扣抓好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截至目前,第一輪督察56項整改任務全部完成,第二輪督察44項整改任務完成43項,第三輪督察迴響問題立行立改,解决一批羣衆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

我省還首次成功申報“海南南部典型熱帶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獲得中央財政支持,打造熱帶陸海生命共同體修復新範式。

持續發力

六大標誌性工程築牢優勢

博鼇東嶼島上,屋頂、欄杆、地磚都能發電,光、熱、水、風皆化為綠電,書寫綠色低碳轉型的“海南實踐”。

今年3月,經過兩年多的建設,由住建部和海南省共同建設的博鼇近零碳示範區提前完成改造任務,並通過協力廠商機构評估認證,正式進入近零碳運行階段。

近年來,海南聚焦優勢所能和國家所需,生成一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標誌性工程,從最初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清潔能源島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禁塑、裝配式建築等標誌性工程,到“六水共治”,再到博鼇近零碳示範區,持續滾動打造。

一批標誌性工程“重頭戲”落地,既發揮出牽引、示範作用,更為海南生態築牢優勢。

近年來我省採用裝配式建造的項目面積逐年增加,去年全省裝配式建築在新建建築面積中占比已超70%,排名全國第二。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23—2030年)》公佈實施,勘界立標一期工作如期完成。

新能源汽車推廣方面,去年海南新能源汽車在新增車輛中占比超50%、全國第一,保有量占比全國第二,意味著我省平均每賣出2輛新車,就有1輛是新能源汽車:全省清潔能源裝機占比也高達78.5%。

禁塑工作更是在源頭管控、綜合監管、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果,全省可降解塑膠製品替代率已達80.2%。

“六水共治”攻堅戰取得積極成效,摸清治水工作家底,“六水共治”去年全口徑完成投資突破200億元大關。

和諧共生

探索“兩山”轉化新路徑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四年來,海南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新路徑,向綠圖強,彙聚更多優勢為綠色發展之路加速賦能,在實踐中探索答案。

去年底,我省首個年捕集利用6萬噸二氧化碳項目落戶華潤水泥(昌江)有限公司。水泥生產線上迎來“捕碳高手”CCUS(即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科技,它能將無色無味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並實現迴圈利用,變“碳”為“寶”。

近日海南多個海上風電場進入大規模安裝階段,也帶動海南風電裝備製造業強勢崛起,現時全球最長的風電葉片在海南成功生產並順利裝船出海。

綠水青山的“身價”不斷提升,我省專門出臺了省級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地方標準,去年11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2021年度GEP核算結果出爐——由2019年度的2045.13億元提升至2068.39億元。

白沙“兩山平臺”成為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引擎、五指山市永訓村建立生態立體迴圈農業、三亞大茅水流域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見實效——去年省生態環境廳發佈《海南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第一批)》3個案例,引導各市縣結合實際學習借鑒。

海南首個藍碳生態產品交易完成簽約、首筆“GEP貸”落地——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上,海南還在持續邁出新步伐,向新發力,向綠圖強。

(本報海口6月2日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