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海口市慶“六一”暨建設“兒童友好城市”主題活動在海口演藝新空間綜合劇場舉行。海南日報記者封爍攝
5月31日,在海口市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第十二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華經典誦讀決賽活動舉行。海南日報記者張茂特約記者王聘釗
5月31日,海南省人民醫院開展“陽光童趣,七彩‘六一’”主題活動,醫護人員和志願者精心佈置病房,準備豐富的禮物,陪孩子們度過別樣兒童節。海南日報記者陳元才攝
海南日報記者張琬茜
距離桌子2米之外,小逸(化名)攥著一顆白色桌球,踉踉蹌蹌地往前挪動,試圖朝前方的圓桶投去。由於患有腦癱,他的左手無法自如伸展。為了進球,他只能拼命斜著身子,試圖將手臂再抬高一些。
5月31日上午,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學校舉辦慶“六一”遊園活動,針對不同特殊情况的孩子,推出了18類互動遊戲。儘管學生們有的步伐不穩,有的無法聆聽歡呼,有的“看”不到老師精心佈置的現場,他們的臉上仍然洋溢著歡樂的笑容,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樣,期待著專屬於他們的節日到來。
“咚!”一聲清脆聲響,球順俐落入桶中。“進!”經歷了2次失敗之後,小逸不明白該如何精准表達內心的喜悅,只知道進球後就可以找老師領取一朵小紅花貼紙,還可以兌換獎品。算上這一朵,小逸的右手臂上總共貼了7朵小紅花,都是他參加活動贏來的。
見小逸用手向老師比劃著數位“7”,站在一旁的三五個聾啞學生也紛紛圍了上來。5朵,8朵,10朵……他們不會說話,只能發出“嗚嗚呀呀”的聲音,一邊打著手語,一邊展示自己的“戰利品”。
今年10歲的小琳(化名)患有視障,膽子小,不愛說話,總是輕輕挪動著步子,小心翼翼地摸索著這個“黑暗”的世界。“你最喜歡哪個遊戲?”面對記者提問,她先是沉默了幾秒,而後在老師的鼓勵下怯怯地回答:“我最喜歡‘打保齡球’和‘盲人摸象’。”
眼前這個紮著馬尾、長相秀氣的女孩,語氣很輕,聲線卻很美。“昨天有愛心組織來學校慰問,她還登臺唱歌了呢!”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馮歡歡掏出手機,展示了一張小琳表演的照片。畫面中,小琳身著黃色連衣裙,化著淡淡的舞臺妝,笑容明媚燦爛。
“她看不見自己漂亮的樣子,我們幾個老師還有一些低視力的孩子,就在旁邊反復鼓勵和誇獎她,希望通過一聲聲讚美,幫助她建立信心。”馮歡歡說,這些患有視障的孩子,往往聽力補償較强。於是,“我說你猜”成為當天最受視障學生歡迎的遊戲之一。
長長的隊伍中,孩子們有的三五成群,一人搭著一人的肩膀;有的循著聲音慢慢挪動步子,不時伴有略顯誇張的肢體動作。“那是有著多重殘疾的孩子。”馮歡歡說。
由於同時患有視障和自閉症,小雲(化名)沒能順利通過遊戲。“加油,再嘗試一遍!”面對渴望得到獎勵的小雲,老師沒有選擇直接贈予,而是反復鼓勵她努力獲取。
“這些特殊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接納、更好的融合,但我們不能停留在同情心的感性層面上。”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學校副校長何瑞金說,舉辦遊園活動不僅是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更好地融入集體,更重要的是通過有獎遊戲,引導他們學會用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社會的認可。(海南日報海口6月1日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