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在滬創刊75周年《向延安》專場演出舉行

上海 14℃ 0
摘要:

《向延安》劇照。記者董天曄攝.jpeg

《向延安》劇照。記者董天曄攝

  記者施晨露

  “延安不是目的地,恰恰相反,延安是一份事業的開始。”5月28日晚,“解放·東證之夜”《向延安》專場演出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行。當天,《解放日報》迎來在上海創刊75周年。

  對誕生在延安清凉山的《解放日報》而言,1949年5月28日在上海的“新生”,正是一份事業新的開始。正如當年的年輕報人在發刊詞《慶祝大上海的解放》中所寫:“我們共產黨人從今天起在上海刊行解放日報,用他的篇幅來發表自己的主張,向上海人民作各種建議。”這份《解放日報》在上海的創刊號版面被放大後,成為觀眾在劇院大廳駐足打卡的紀念道具。

  作為“光榮之城”上海紅色文化季重要項目之一,由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製作出品、解放日報社聯合出品的海派諜戰話劇《向延安》5月27日起迎來在上海首輪6場演出,6月底還將亮相國家大劇院。舞臺上的故事以1937年淞滬會戰打響為時代背景,講述了嚮往延安但始終未至延安的主人公向金喜在險象環生的上海堅守革命理想,並通過圍繞在他身邊形形色色的家人、同窗,以豐富的人物群像描繪出一代人的命運沉浮與悲歡離合。

  首演之後,觀眾口碑開始發酵。“致敬無名英雄,上海永遠是一個充滿故事和魅力的都市”“大時代的小人物給了我太多感動,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所有的無名英雄應該被銘記”“親情、友情、家國情裏,閃爍著人性掙扎後迸發出的柔軟弧光”“永遠會被平凡人的偉大信念所打動”……一條條真情評論驗證了導演李伯男與全體主創希望與觀眾一同探索的答案——“信仰是什麼?”“演出結束,路過一大片向日葵,朝氣蓬勃、生機盎然,感謝為和平歲月做出犧牲的無名英雄們。”一比特觀眾特意拍下散場後邂逅的城市風景。

  “我寫《向延安》有兩個關鍵字,一個是青春之歌,這是上世紀40年代受信仰引領的一群年輕人的青春之歌;另一個是上海十年,在這重要的上海十年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生,與社會變革緊密相連。”觀看首演後,原著作者、編劇海飛向記者表示,話劇舞臺的呈現“完成度高”,“諜戰和人生百態融合得恰到好處,觀眾看到的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更多的人生”。他希望年輕觀眾走進劇場,不僅瞭解一段歷史,更重要的是隔著時空與劇中人產生精神共鳴。

  “作為一名有15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在特殊的日子欣賞話劇《向延安》,回想‘延安’這個賦予我們信心與力量的詞,熱血沸騰,更加堅定了為建成文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决心。”上海三聯書店青年編輯王贇說。

  專場演出開始前,與解放老報人郭昌熹一起完成“解放之路”拼圖的解放日報青年記者李楚悅說:“參與‘解放之路’尋訪報導活動,對我這樣的年輕記者來說,與其說是一次工作經歷,不如說是一場精神洗禮。延安不僅是革命聖地,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信仰高地。理解‘解放’初心,方能傳承黨報使命。烟火氣與革命理想相輝映的舞臺故事,讓我領略到熱血革命與青春理想交織出的時代之歌。”

  “《向延安》聚焦的是洪流中的一朵浪花、一顆最為平凡的水珠,從小人物的視角讓觀眾看到理想信念燭照下的青春、熱血、犧牲。充滿倍速感的舞臺節奏,靈動大氣的舞臺呈現,充滿人性剖析深度的人物塑造,展開了一卷樸素、真切、感人的平民史詩和在時代洪流中青春成長、分化的心理畫卷。”著名艺文評論家毛時安感慨,劇中反復出現的“奔向延安”場景,意味深長地昭示了“向延安”的精神內核——“延安是理想和信念結合的意象,我們的精神可以一次次抵達延安”。

  “解放·東證之夜”《向延安》專場由解放日報社與申能集團旗下東方證券聯合打造。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