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裏的高品質發展四川——國新辦新聞發佈會四川專場問答透視

四川 51℃ 0
摘要:5月27日上午,北京西長安街,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進入“四川時間”。

5月27日上午,北京西長安街,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進入“四川時間”。

一個多小時裏,境內外媒體記者踴躍舉手,提出的12個問題涵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築牢生態屏障、擴大高水准對外開放、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發展文旅產業等內容。

近年來,9100萬四川人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深入實施“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巴蜀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提問,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强,副省長左永祥,省發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科技廳廳長吳群剛一一作答。

記者們的關注點很細緻,有的提到“高品質發展”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30多處,有的詢問成都市區能够推窗看見雪山的“訣竅”,有的對四川今年的“一號創新工程”等做了功課有備而來。

四川的回答也很實在,既對標國家戰畧講四川方位,又立足省情實際談改革探索;既以精煉語言講創新做法,又拿最新進展擺具體成效。現場“金句”頻出、案例頻現,用一個個精彩故事,在問答之間鋪展開四川高品質發展畫卷。

看大省擔當

崛起重要增長極

西部地區是我國最遼闊的區域,占全國總面積超七成。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對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品質發展新格局作出部署。

發佈會開場,黃强作主發佈,主題正是“堅定推進高品質發展切實擔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四川使命”。2023年,四川經濟總量超過6萬億元、同比增長6%,增速在前十經濟大省中並列第一;今年一季度全省經濟同比增長6.1%,帶動西部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加快崛起。黃强在回答提問時表示,四川堅持新發展理念這個“指揮棒”“紅綠燈”,發展必須是也只能是高品質發展。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把“高品質發展明顯進位”作為重要目標之一,要求全省各地“比一比、賽一賽高質量發展的真成績”。

沿著高品質發展之路闊步前行,發佈會勾勒出四川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川人民服務全國大局、落實國家戰畧、扛牢經濟大省挑大樑重任的時代畫像。

從建設國家戰畧腹地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承載能力明顯增强。川渝兩省市緊密合作、相向而行,尤其是著力做强電子資訊、裝備製造、汽車、特色消費品4個萬億元級“當家”產業,促進世界級產業集群嶄露頭角,以全國2%的國土面積貢獻了6.5%的經濟體量。

發佈會披露了這些細節: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製造集羣,是全國首個跨省域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羣,產值占全國的七分之一;四川新型顯示面板出貨量居全國第三,全球近20%的柔性荧幕貼上“四川造”標籤;川渝400餘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相互服務整車配套,全域配套率達80%,“四川造”動力電池正源源不斷地裝上“重慶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共贏產業生態。

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看,“天府糧倉”為“中國飯碗”裝入更多優質的“四川糧”。眼下的巴蜀大地,搶收搶種、一派繁忙。作為糧食主產省之一,四川千方百計穩政策、穩面積、增單產,糧食產量連續3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今年四川夏糧豐收已成定局。四川去年出欄活豬6600多萬頭,穩居全國第一,詮釋了“猪糧安天下”的真諦。

黃强介紹,四川油菜籽、馬鈴薯等15項農產品產量居全國第一;資陽市“種”出了全國七成多的檸檬,去年出口規模達到1.28億元;蘇東坡的家鄉眉山市把“小泡菜”做成了數百億元的“大產業”;四川有全國1/5的竹林,隨著大力推動全竹利用、全鏈開發,竹林成為美麗鄉村的“風景線”和“致富林”。

從築牢上游生態屏障看,四川是長江、黃河兩大“母親河”幹流都流經的兩個省份之一,去年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100%,長江、黃河幹流四川段水質穩定在Ⅱ類及以上,實現一江清水向東流,把綠色厚植為四川最鮮明的底色。

發佈會“上新”一批四川生態故事:大熊猫國家公園的野生大熊貓時常下山“串門”,今年4月臥龍自然保護區調查隊員一天內就與3只大熊猫偶遇;四川不僅有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翠雲廊”,在雅安雲峰山還有一片最美楨楠林,其中有124棵樹齡超過百年,樹齡1700年的兩棵至今枝繁葉茂,每年還開花結籽。

奔騰的江河水能、富集的瓦斯儲量、充足的高原日照……四川的生態優勢、能源優勢隨著世界級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加快轉化為發展優勢,全國每100度水電有30度產自四川,每100立方米瓦斯有24立方米產自四川,標定了四川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構築向西開放戰畧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這是四川融入新發展格局所處的歷史方位。左永祥說,不沿邊、不靠海的四川,現如今大踏步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

四川建成進出川大通道48條、高速公路里程近1萬公里、高鐵里程近2000公里,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年旅客輸送量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三,成都國際班列聯通境外112個都市,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超3萬列。李白筆下喟歎千年的“蜀道難”變成“蜀道通”“蜀道暢”。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熙熙攘攘往來中,四川外貿邁向萬億元級規模。先看“走出去”,去年四川組織近3000家企業參加150多場海外拓展市場活動,省領導帶團出海闖市場,新增訂單680億元,新增外貿實績企業近1000家,今年一季度進口總額增長25.8%。再看“請進來”,四川實施外籍人士在川消費支付便利化措施,今年“五一”期間外籍人士在川移動支付消費額同比增長9倍。“我們即將召開全省對外開放發展大會,進一步讓世界聽到堅定擴大開放的‘四川聲音’。”左永祥說。

看大省動能

向“新”而行走在前列

電子科技大學研發出的一種新型無線通訊科技,傳送速率可以達到每秒80個GBit,處於該領域全球領先水準;成都國星宇航首創“AI衛星”,在太空中就能對拍攝到的影像進行智慧處理,成倍提高衛星使用效率。

從高等院校到科技型企業,從開闢新賽道到創新新機制,發佈會答問中,四川帶來許多鮮活案例,回應當前最熱的一個話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去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要求四川“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著力打造西部地區創新高地”。前不久,省委召開十二届五次全會,重點研究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扎實推進高品質發展的問題並作出《决定》,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四川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任務和重點舉措。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源頭活水,做好這篇大文章,四川有底氣、有信心。”吳群剛用“非同一般、非常可期”對此進行概括。

“非同一般”是說四川具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良好資源優勢和條件。在這方48.6萬平方公里的紅色熱土上,黨中央在三線建設時期就佈局了一大批科技力量,有些甚至是共和國的“長子”“獨生子”,近幾年又佈局了一批國家戰畧科技力量。資料顯示,現時四川擁有137所高校、369家科研機構、205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10個大科學裝置、西部唯一的國家實驗室。吳群剛囙此說,“像電子科大這樣擁有‘獨門絕技’的組織,我們四川還有很多。”

比如,川藏鐵路是人類歷史上難度最大的鐵路工程,正在建設的雅安至林芝段要跨越7條江河、8座山脈,如同在崇山峻嶺中修建“巨型過山車”。而由企業和地方共建的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把不同體制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已經和正在攻克這一世紀工程中的世界性難題。

“非常可期”是指省委、省政府圍繞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認真謀劃、高位推動,下好“先手棋”,向“新”而行的四川令人充滿信心。省委十二届五次全會對實施前沿科技攻堅突破行動作出部署,四川啟動人工智慧、航空航太、先進裝備、生物製造、清潔能源、先進資料六個重大科技專項,力爭通過幾年努力,解决一批“卡脖子”“掉鏈子”問題,取得一批引領支撐未來產業發展的標誌性成果。

從六個重大科技專項的排序,不難看出人工智慧作為四川“一號創新工程”的地位。四川是我國“東數西算”工程的重要節點,擁有兩家國家級算力平臺、1100餘家人工智慧企業,27所省內高校開設了人工智慧相關專業,正是基於這些良好基礎,四川把發展人工智慧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先行之舉。

今年以來,四川在多個場合強調“超常規最大力度精准支持”人工智慧發展。發佈會上公佈了最新進展和成效——

把省內外優勢力量綜合在一起,特事特辦組建四川省智慧感算晶片與系統技術創新中心,短時間內集聚到晶片、算灋、機器人等領域的300多名創新人才,快速構建起一個創新鏈集羣;運用新機制成立的四川省人工智慧學院,由電子科大牽頭,8所省內院校及華為、騰訊等重點企業共同參與,實現了人才培養的多校聯手、校企聯動,人才使用的供需銜接、產教融合。

作為全國為數不多擁有全部41個工業門類的省份,四川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手抓製造業智能化改造數位化轉型,努力讓老底子煥發出新活力,一手抓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培育壯大,“換道超車”跑出加速度。

發佈會透露,四川著重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包括生物技術、衛星網絡、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無人機和工業互聯網等,尤其是近年來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成效顯著。

“四川在制氫裝置、儲氫裝備、加氫設備等方面有較好基礎,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又為發展氫能提供了良好條件。”代永波介紹,今年3月,全球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在成都下線試跑,每天有上百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成渝高速疾馳,四川正把綠氫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產業來抓,推動全產業鏈發展和推廣應用。

看大省活力

激蕩萬千新氣象

黃强在主發佈時提及四川消費新現象:去年四川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成功舉辦的成都大運會、“湯尤杯”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啟動了體育、文娛消費,現在成都的球賽、演唱會“一票難求”。

四川向來是熱門旅遊目的地和消費目的地,今年“五一”假期全省接待遊客4207萬人次,記者的一些問題即指向“遊在四川”的“新動向”。

“新”在說去就去——四川省委、省政府著力完善“快旅慢遊”交通體系和配套設施,昔日遙遠的風景如今說去就去,遊客的體驗感、往來的便捷度顯著提升。今年川青鐵路成黃段通車後,成都到九寨溝的通行時間將大大縮短,這意味著“早上都江堰,下午九寨溝”將變為現實,遊客的行程安排可以有更多新組合。為實現“淡季不淡”,四川還推陳出新,加大冰雪溫泉、陽光康養等多樣化旅遊產品供給,過去冰雪資源“養在深閨”,如今“賞蜀山冰雪,享攀西暖陽”引發新的旅遊熱潮。

“新”在時尚體驗——近年來,四川評選天府旅遊名縣、名品,打造“夜遊錦江”“綠道騎行”“徒步穿越”等文旅新業態新場景。左永祥形象描述,“打飛的、乘高鐵到四川,吃火鍋、住民宿、看猫熊、看演唱會,是現在廣大遊客到四川的一種很具活力、很具時尚感的旅行體驗。”“五一”期間,成都舉辦“仙人掌音樂節”,3天時間吸引了6萬觀眾,來自省外的觀眾占比超過了60%。“跟著音樂去旅行”成了四川文旅的新現象。

“新”在場景陞級——四川大力支持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都市,智慧化改造傳統商業街區,春熙路、交子公園已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標誌性商圈。每年推出40個獨具四川特色的消費新場景,根據消費人氣發佈“熱力地圖”,成都東郊記憶文創園、自貢恐龍燈會、樂山張公橋美食街人氣爆滿。鼓勵發展首店經濟,去年新引進45家國內外品牌在川開設全球和中國首店。

“新”在文脈賡續——三蘇祠“一門三詞客、家風萬古傳”,通過舉辦系列的展演活動,帶動家風文化走出歷史、走進劇場,詮釋著中華兒女博大的家國情懷。三星堆“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去年7月三星堆博物館新館落成,接待能力提升3倍,預約人數仍然天天爆滿,從新館落成至今,累計接待遊客超400萬人次。從古蜀文明到三國文化,從紅色經典到文豪巨作,在守正創新中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

“新”“新”相印,展示了一個烟火氣十足的魅力天府。四川人的口頭禪“巴適”“安逸”,就是四川人熱愛生活、喜歡消費的真實寫照;隨著四川省委、省政府加快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一個“好吃好耍好消費”的四川將“持續線上”。

四川近年來發生的變化,不只在大城市。有記者關注到,省委十二届四次全會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著力解决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繪就城鄉共同繁榮新畫卷。

代永波介紹了兩個數據在四川的特殊含義:30%——“七普”資料顯示,十年間四川縣城人口占縣域人口比重持續提升,從15%提高到了30%;2500萬——即便未來四川城鎮化率達到70%,農村還有2500萬人口。這表明,縣域人口由農村、鄉鎮加速向縣城集聚是大勢所趨,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重點在縣域、難點在鄉村,省委明確了“抓好兩端、暢通中間”的工作思路,即一端把縣城建强,以更大力度向縣級下放一批財權事權,提升縣城功能品質,吸引更多人口和產業向縣城集聚;一端把農村建好,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每年培育1000個示範村,加快建設富有巴蜀韻味的美麗鄉村。“暢通中間”就是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重點寫好要素融合、產業融合、設施融合、治理融合“四個融合”大文章,不斷增強城鄉發展的內生動能和整體活力。

發佈會前播放的省情宣傳片,叫作《奮楫逐浪向新行》。奮進新時代新征程,四川人民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堅定不移推動高品質發展,四川現代化建設實現良好開局。革故鼎新的四川,隨處可見富有“含金量”“含綠量”“含智量”的精彩故事。

百聞不如一見,發佈會上,黃强向媒體記者和海內外朋友發出邀請:“現在成都正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明年還將舉辦世界運動會。誠邀大家到四川走一走看一看,實地感受高品質發展的生動氣象,賞美景、嘗美食、喝川酒、品川茶,愉悅身心。”(記者張守帥 吳憂文露敏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