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數字經濟拓寬就業新空間

江苏 22℃ 0
摘要: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數位科技催生了一些新產業、新業態,產生了大批數字類職業。近年來,江蘇推動企業轉型陞級,積極培育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同時開展數位職業技能培訓、搭建競技舞臺、加大補貼力度,讓數位職業提供更多就業新空間。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超50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5%。

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數位科技催生了一些新產業、新業態,產生了大批數字類職業。近年來,江蘇推動企業轉型陞級,積極培育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同時開展數位職業技能培訓、搭建競技舞臺、加大補貼力度,讓數位職業提供更多就業新空間。

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超50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5%。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全面滲透和深刻影響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孕育催生了一批新興數位職業。

在江蘇,數位職業有哪些?它們的發展得到了哪些政策支持?近日,記者走近數位職業群體進行採訪。

孕育——

數位經濟發展催生數位職業興起

上午10點,南京矽基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智慧編導工程師楊艾倫來到工位,打開案頭上的算力服務器,點進“數字人短視頻平臺”,從雲端調集數據,進行訓練和渲染處理,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一個品牌商家傳來一段錄製好的視頻,要求生成不同人設的“數位分身”。楊艾倫首先檢查這段視頻是否合格。“首先視頻中的人要說話,其次是背景不要有大幅度位移的元素,此外要求人臉沒有被遮擋。”楊艾倫介紹,檢查合格後,第一步是將音視頻導入電腦軟體中預處理,由系統自動對面部及聲音特征進行識別分析,將每一幀說話時的唇形幅度和聲線變化抓取出來,組成“大數據集合”進行深度學習推理。

楊艾倫介紹,由此建立的“數字人”大模型經過預訓練處理,就可以將客戶發來的文字資訊高度還原為本人說話狀態的音視頻。

“前期,人工智慧編導工程師的工作是開發出大模型。該產品在2020年上線,每年有數十萬用戶線上生成千萬條‘數字人’短視頻。”楊艾倫介紹,眼下自己的工作重心是輸入更多影像、視頻給大模型,訓練它理解多場景多行業內容的能力,從而開發出更多數字人角色和新職業。去年,他們團隊新推出“互動式數字人”平臺,延伸了律師、教師、醫生等職業的“數位分身”,用於公益場合惠民服務。

對楊艾倫來說,最具職業獲得感的事,就是所從事的工作又助力了其他行業的發展。例如在製造業領域,“數字人”不僅可以應用於前端客服、後端維保,還可作為機械設備實时響應的操作指導。從2023年開始,“數字人”形象在南京“小店計畫”中幫助了萬千小店開設網上直播間,支持了消費行業的復蘇發展。

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處處長薛勇介紹,2021年,江蘇印發《江蘇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激發數字經濟新動能,加快數位經濟強省建設。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數位科技在深度賦能各行各業的同時,催生了一些新產業、新業態,產生了大批數位職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2022年修訂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中,標注了包括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數位化解決方案設計師、數位孿生應用技術員等在內的97個數位職業。江蘇製造業發達、轉型陞級快,在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製造業服務領域,孕育出一大批數位職業。

發展——

企業轉型陞級帶動數位崗位發展

“嘀嘀嘀……”早上8點,永卓控股鋼鐵板塊特鋼事業部設備數據診斷師顧建偉,在手機上收到一條預警推送。他點開電腦端的設備管理系統,開坯機、連軋機、熱鋸……特鋼產線229臺生產設備通過數位孿生管道在荧幕上一字排開,點擊每個設備,還能看到溫度、振動、電流等即時資料。此刻,3號水泵的溫度偏高正在發出報警,初步分析數據,可能是電機冷卻風扇壞了,顧建偉立即通知現場工程師趕去處理,避免了一次因電機燒壞而造成的大面積停機損失。

2019年以前,顧建偉在企業擔任設備管理員,除了每天早上對229臺設備進行點檢之外,還要嚴格按照使用年限對設備進行拆除和以舊換新。“每次設備維保都要查閱大量點檢記錄和履歷資訊,不僅存在檢查盲區,還難以準確推測未來生產趨勢。”顧建偉告訴記者,2019年,企業推進數位化發展,他原先的崗位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進行設備大數據分類和管理的全新崗位。

“通過數位診斷,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並解决問題,還可根據實时‘體檢’確定每臺設備的使用壽命,既不帶病上崗又挖掘潜力,實現全週期管理。”顧建偉介紹,自企業推進數位化轉型以來,“陞級”了設備數據診斷師、設備數據分析師等數位崗位超100個、共500多人。

除了傳統產業轉型發展中的“數位陞級”,在江蘇,數位崗位還來自未來產業中的“無中生有”。

焊接、拋光、搬運……在位於無錫市濱湖區的長廣溪智慧製造(無錫)有限公司焊花飛濺的生產車間內,傳送帶跑得飛快。環環相扣的裝配崗位上,機器人配合緊密,揮舞著長胳膊將一個個零部件組裝成汽車。

這些機器人的設計者之一,是軟件算灋工程師林建雄。他的工位上,兩臺電腦正在“跑數據”,一排排矩陣、程式碼、公式佈滿荧幕。林建雄介紹,他需要掌握產品開發各階段的科技基礎、底層程式碼、工藝工程等。為了提高機器人的自主決策能力,他和團隊不斷提升產品感知力,實現更高級別的智能化、自主化。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機器人備受關注。“濱湖區積極佈局培育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將我們作為重點企業招引落地。”企業通路總監唐澤鵬告訴記者,隨著機器人產業進入發展機遇期,企業設定了軟件算灋工程師、機器人技術支援工程師等新崗位,以便做好科技積累,響應市場和社會需求。

支持——

開展技能培訓、搭建競技舞臺

日前,第七届江蘇技能狀元大賽落下帷幕,來自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的員工蔡夢琦獲得“工業視覺系統運維”項目職工組二等獎的好成績。“這是對我從事職業的最好肯定。”這名21歲的小夥一邊說,一邊忙著手中的工作。

近年來,蔡夢琦所在企業處在“智轉數改網聯”的變革期,一批數位化領航工廠正在打造中,員工能力結構亟待轉型,面臨著新崗位的調整過渡。今年初,在一線從事裝配工作的蔡夢琦和另一名調試工被公司選中,參加徐州工程機械技師學院統一組織的工業視覺系統運維技能培訓。兩個多月中,他系統學習了工業相機配寘及外部設備通信等課程,瞭解工業視覺新崗位對智能化發展的作用。今年3月,他又參加了省人社廳組織的項目培訓,在工業相機實操上進一步提升,並在4月參加了職業技能大賽“省賽”,站上了發光發熱的舞臺。

“新職業的產生及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需求,也離不開政策引導支持。”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林海告訴記者,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展示了新職業的風采,以賽代訓有助於提升從業者技能水准,大賽獲獎者還有機會獲得一系列榮譽稱號,企業也會在技能等級鑒定、升等上組織優先申報——這些都將幫助新職業健康茁壯成長。

江蘇省人社廳副廳長顧潮介紹,近年來,江蘇深入實施數位技能提升行動,加大政府補貼性培訓力度,多形式建設數位技能培訓基地,累計開展數位技能培訓28.3萬人次;為數位職業人才發展競技搭建“舞臺”,將工業視覺系統運維、跨境電子商務運營、人工智慧訓練師等數位技能列入省政府主辦的江蘇技能狀元大賽項目。同時,面向企業職工、職校學生、靈活就業人員等各類群體,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2023年,全省數位職業從業者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證書24.01萬人次。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