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是四川小春作物搶收和大春作物搶種的“雙搶”時段,也是春灌集中供水期。
“當前,我省春灌用水保障有力、好於預期、優於去年。”5月24日,記者從水利廳獲悉,截至5月20日,全省春灌供水約25.3億立方米,完成水稻保栽1940萬畝,占年度計畫近七成。
近日,記者先後前往玉溪河灌區、都江堰灌區和武引灌區等省直大型灌區採訪,瞭解今年春灌期間,各大灌區的用水新變化。
科技賦能
精准調度替代“靠經驗調水”
值班人員在電腦操作介面上輕點滑鼠,十幾公里外的一處支渠水閘緩慢開啟,不一會兒,清澈的渠水沿著通路奔向灌區。
5月22日,走進位於雅安市名山區的玉溪河灌區百丈水庫片區調度指揮分中心,只見灌區工作人員正對春灌用水進行調度,供水時間、供水總量可實时線上掌控。
在雅安市名山區車嶺鎮天池村,雅安瑞霖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陳吉勇組織村民插秧。“打個電話水就來了,而且來水很充足,我們這幾天要趕著把公司承包的500多畝土地全部種上水稻。”陳吉勇說。
灌區用水戶不擔心春灌用水問題,得益於玉溪河灌區實施的“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讓灌區的資訊化水準進一步提升。四川省玉溪河灌區運管中心副主任何鳳萍介紹,與往年不同,今年中心利用建成的智慧灌區綜合管理平臺和數位孿生模型,對水量調度進行類比預演,精准調配水資源。
“以前,我們都是憑經驗調度水量,供水存在不確定性以及動態調整滯後等問題。但通過數位孿生場景動態化類比,進一步提高灌區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調度管理更高效,工程調控更精准。”何鳳萍說,通過數位孿生場景動態化類比灌區水量調度,可驗證和靈活調整灌區供水計畫和配水方案。
大型灌區是我省糧食和優質農產品生產的重要“戰場”。今年春灌期間,全國第一大灌區——都江堰灌區也充分利用數位孿生系統,實現對岷江上游來水的精准化監測,渠首六幹渠配水智能化調度、重要制口閘門遠程化操控、調水配水全流程線上工作,岷江水實現從源頭到田頭“一鍵直達”,全力保障598.4萬畝水稻栽插任務,預計6月上旬可基本實現“關秧門”。
“一體化”發力
讓尾水灌區“優先”用上春灌水
“過去,我們村裡栽秧,最晚可以拖到6月中下旬,今年到現時全村水稻已基本栽插完畢,水起了大作用。”5月23日,談到今年的春灌供水工作,綿陽市鹽亭縣高渠鎮毛公社區黨總支書記許和弟連連稱讚。
鹽亭縣處於武引灌區一期工程的尾水灌區,過去春灌用水,都是等渠系上游的縣(市、區)用完之後才能用到。
“栽插偏晚,對糧食產量有影響。”鹽亭縣武引建設管理局副局長蒲東告訴記者,今年鹽亭縣早在4月就完成了第一輪供水,比上游地區還早,供水保證率更是從過去的50%提高到95%,羣衆較往年提前15天完成水稻栽插。
尾水灌區“優先”用上水,這是如何做到的?
原來,武引灌區自2022年起,在水利廳統一部署下啟動“一體化”改革,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加強水資源管理,準確摸清用水需求,做好水資源總量控制及高效利用。通過“一體化”改革,武引灌區實現對水資源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統一分配,有效解決尾水灌區用水難、用水晚的問題。
“今年是武引灌區‘一體化’改革全面完成後的首個春灌供水年,灌區對水資源的調配能力更加科學、高效。”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運管中心辦公室副主任李文冬介紹,截至目前,武引灌區已累計春灌供水超1.3億立方米,共計保灌459萬畝,完成水稻栽插101萬畝,達到計畫栽插面積的70%。
同樣得益於灌區“一體化”改革成效,都江堰灌區的尾水灌區——毗河灌區今年春灌期間的用水也得到有效保障。近日,資陽市樂至縣良安鎮田家壩村水稻已全部栽插完畢,比往年提前約15天。
“通過‘一體化’改革,灌區水資源由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進行統一調配,在春灌開始前即著手向尾水灌區‘優先’輸水,確保灌區上下游均衡受益,水資源利用效率也大幅提升。”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毗河管理處副處長張偉說。(記者邵明亮)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