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文化軍團”6個展館亮相深圳文博會“蘇風”起盛潮“古意”展新韻

江苏 55℃ 0
摘要:初夏的南國鵬城,綠意葱葱,活力迸發。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作為全國文化產業的頂級盛會,本届文博會迎來“江蘇文化軍團”6個館參展,展示了江蘇在文化科技融合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的最新成果。江蘇文化產業為觀眾提供了哪些全新體驗?記者進行了現場探訪。

初夏的南國鵬城,綠意葱葱,活力迸發。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作為全國文化產業的頂級盛會,本届文博會迎來“江蘇文化軍團”6個館參展,展示了江蘇在文化科技融合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的最新成果。江蘇文化產業為觀眾提供了哪些全新體驗?記者進行了現場探訪。

古韻今輝,傳統文化閃耀新生

步入江蘇館,迎面而來的“遇見平江路”特別展陳十分醒目,古街風貌、蘇繡製作、木版年畫、蘇州評彈,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一面22米長的大屏上,通過1∶1比例呈現平江路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將姑蘇水鄉風情如詩如畫般展開,與富有創意的合體字“遇見平江路”交相輝映,共同編織成一幅生動細膩的江南畫卷,引來大批觀眾“打卡”,沉浸式感受江南水鄉意境。

除了“美”,還有“新”。現場,傳統文化呈現出絢麗多姿的嶄新形態,為人文經濟的相融相生增添了新的注腳。

典雅唯美的蘇繡,“遇上”古老的中國瓷器,會是怎樣一番奇遇?展櫃中,一隻剛從巴黎載譽歸來的“冰藍梅紋天球瓶”十分吸睛,佈滿冰裂紋的瓶體上,點綴著一朵朵纖美的刺繡花瓣,令人驚豔。彌惟文化創辦人張雪是比特年輕的非遺傳承人,他告訴記者,“刺繡和瓷器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符號,我們利用織物刺繡的柔軟精細,搭配上瓷器的厚重質感,使作品在呈現上顯得更為豐富多元。不僅有創意,還要有科技,如何在瓷瓶上刺繡?這也是我們的獨特科技。”

展臺上,精美雅致的腕表、手鏈令人流連忘返,仔細看,件件都別具匠心地融入了蘇繡技藝。其中,纖巧秀麗的《山水雲間》刺繡腕表,更是引來不少觀眾駐足。蘇繡青年傳承人、“姚繡”品牌主理人姚蘭介紹,在腕表正反兩面,分別以不同針法展現了不同圖案、不同顏色的刺繡藝術效果。“我們精心挑選多款充滿濃郁生活美學氣息的蘇繡產品,希望把非遺的溫度傳遞給每一位觀眾。”

弦索叮咚,循著曼妙聲音看去,一臺以全息炫屏科技呈現的蘇州評彈節目正在上演。全息影像中,來自蘇州市評彈團的年輕一代非遺傳承人謝嵐和陸佳麒正搭檔演出。附近,通過虛實結合手法,一幅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一團和氣》再現了傳統六色雕版印刷技藝。

222件珍貴等級文物和2212片近現代絲綢樣本彙聚成的“大數據”,能够給當前文創帶來怎樣的創意?蘇州文投集團與蘇州絲綢博物館圍繞傳統服飾紋樣打造的“絲綢紋樣數位化創新應用”,引來不少觀眾圍觀。採用數位化創意,紋樣的形狀、色彩、要素等被巧妙融入帆布包、冰柜貼、香薰等文創產品設計中。

數位引領,創新點亮江蘇文脈

當前,在大模型、生成式AI等先進科技的催化下,文化行業迎來一場全新變革。江蘇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也站在創新發展的前沿。本届文博會上,省內一批文化企業的示範性、引領性項目紛紛亮相,令人印象深刻。

文有脈,行必遠。“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多年耕耘,《江蘇文庫》的出版書目不僅成功入藏中國國家版本館,更在數位化工程推動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截至目前,已有五批近千册珍貴古籍被錄入線上平臺,實現從“深藏閨中”到“數位共亯”的精彩綻放。

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基於AI、XR、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現場展示“新問”AIGC智慧內容創作平臺、“新穹”數字人生產平臺、“新維”智慧一體化運維管理平臺和江蘇省地方誌資料庫等一系列融媒生態產品。在江蘇文投集團的展位上,國家文化大數據華東區域交易平臺成為焦點。該平臺自去年11月上線以來,已與30多家國家文化大數據標識基地、文化資料庫及文化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長江運河激蕩,滋養著美麗江蘇。如何奏響新時代的長江運河交響曲?江蘇多家文化企業交出亮眼答卷。

在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之際,江蘇廣電集團打造了沉浸式文化探索節目《啟航!大運河》,通過AI、AR等前沿技術,將靜態的運河意象轉化為可遊可賞的活態景觀。江蘇有線帶來“何以長江——長江文化數位大展”,展現科技與文化的雙向奔赴。江蘇省電影集團的紀錄電影《再會長江》同樣備受關注,該片由日本籍國際友人竹內亮執導,既展現了長江兩岸壯麗的山川美景,也描繪了群眾奮鬥的身影和溫情故事。

“青磚伴瓦漆,白馬踏新泥……”伴隨著悠揚淮歌,“中華淮劇”APP的展示引人關注。形態各異的玩偶、簡化逗趣的產品……眾多淮劇周邊同樣吸引觀眾的目光。“甲辰龍年,我們結合‘龍生九子’傳說,推出原創小靈龍IP及衍生產品,用‘潮玩’的形式講述中國文化。”建湖縣九龍口旅遊度假區工作人員徐靜向觀眾介紹。她告訴記者,以淮劇小生和花旦為形象代表的文創IP,選用淮劇最有代表性的青綠色和脂粉色,其形象清新可人,深受觀眾喜愛。

記者發現,除了江蘇館,我省其他各館也是“科技感”十足。在南京館,作為一站式雲遊南京各大博物館的綜合服務雲平臺,“攬博南京”由南京市文投集團帶到深圳。蘇州館裡的“創新產品及智慧製造展”令人眼前一亮,在這裡,蘇大維格科技集團的數位透花窗等納米光學科技產品以及蘇州次源科技的虛擬互動設備,充分展現智慧科技如何助力文化產業轉型。

向新而行,喚醒非遺文化活力

積極探索傳統文化更富創意的“打開”管道,江蘇眾多非遺項目集體亮相。江蘇館內,陳列著蘇繡、南京雲錦、徐州香包等。南通館內,藍印花布、紅木雕刻、模擬繡等工藝美術產品令人目不暇接。徐州館內,睢寧面塑、邳州玉器、沛縣樂器等琳琅滿目,還有漢樂表演和書法互動。

精美的服飾、別致的包袋、典雅的羅扇和細膩的羅巾……“今天很多觀眾向我們諮詢相關的羅織產品。”蘇州市錦達絲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杭航介紹,該公司的服飾曾隨著今年央視春晚節目《年錦》走上舞臺。與普通織物經緯線垂直相交的管道不同,羅通過經線的相互扭轉再與緯線交織,形成別具一格的孔洞。以蘇州為織造產地的羅又稱“吳羅”,普通絲綢工序一般為8道左右,而吳羅工序多達30道,在透氣性和親膚感上給人帶來很好的體驗。

雲錦作品與遊戲IP的巧妙結合,吸引了更多年輕人關注;晶瑩剔透的水晶飾品,完美融合傳統元素與科技之美;古樸典雅的藍印花布,詮釋著江南水鄉的清雅韻味;字愈·二十四節氣插畫紋樣塗色AR手賬、與南京博物院合作的“龍虎榜”科舉系列文創等多款產品,展現出“漢字+非遺+文化+科技”的創新表達……江蘇各種非遺產品,共同演繹著傳統手工藝的精湛技藝,以及“向新而行”的多彩可能。

艾香輕搖,粽葉芬芳。端午節即將到來,江蘇館內的“端午市集”成為文博會上一道獨特風景線。東方紙加的非遺團扇、端午禮盒,將紙藝文化與端午節的傳統元素巧妙結合。徐州的龍年限定香包、端午艾草和“真棒”香包系列作品,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欣賞。

引領消費潮流、賦能經濟發展,文化成為提升發展動能的重要力量。眾多企業和觀眾在江蘇展區滿載而歸,對江蘇的文化魅力和產業發展潜力紛紛點贊。

當天,蘇州(深圳)文化產業招商推介會在文博會現場舉行,在這期間舉行了蘇州與大灣區兩地文化產業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共有22家文化企業成功簽約,意向簽約金額高達79.7億元。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