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璽撼
一年前,捷運徐家匯站1號線換乘9號線、11號線的換乘通道更換了廣告屏,投影螢幕換成了帶喇叭的LED顯示幕。一個新的問題隨之埋下:室內站廳、站臺、換乘通道等空間內各種聲源發出的聲音,響到什麼程度可認定為擾民的雜訊?
這個當時很少有人意識到的問題,隨著5月10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交的一件羣衆信訪舉報件,被推到首長部門和運營組織面前。有羣衆反映,捷運徐家匯站1號線換乘9號線、11號線的換乘通道兩側荧幕播放廣告音量較大,認為是“雜訊擾民”。
接到信訪舉報件後,申通地鐵集團委託協力廠商對電子屏音量進行了現場檢測,電子屏開啟時的實測值為66.8分貝。
現時,尚無專門針對室內站廳、站臺、換乘通道等空間的聲環境品質標準,參攷國家強制標準《聲環境質量標准》為1類聲環境功能區(以居民住宅、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研設計、行政辦公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靜的區域)設定的環境雜訊限值(晝間時段不超過55分貝,夜間不超過45分貝),捷運徐家匯站1號線換乘9號線、11號線的換乘通道的電子屏聲音偏響。
執法人員表示,因為沒有標準和相關規定,無法判定該環境下電子屏的66.8分貝是否構成擾民,所以在電子屏聲音偏響這件事上,對運營組織以勸導為主,鼓勵他們主動採取措施,降低電子屏音量。
昨天10時,記者在上述換乘通道內發現,申通地鐵集團已關閉了所有電子屏上方的喇叭,廣告以無聲的形式滾動播放。協力廠商現場檢測發現,即使關閉了聲源,由於來往人流密集,現場環境聲音的實測值仍基本保持在60分貝至70分貝。
“換乘通道內的聲音來源複雜,包括但不限於客流雜訊、車站廣播、附近店鋪經營雜訊等,加之換乘通道為圓頂結構,容易造成雜訊反射疊加現象,這些都對認定擾民雜訊構成了干擾。”申通捷運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益海表示,運營管理方對此十分重視,將對該換乘通道的環境雜訊開展至少一個月的監測,逐步排查出除了廣告屏之外其他可能產生擾民雜訊的聲源,進而採取合理有效的管控措施。
上海市交通委軌交處副處長周光華表示,室內站廳、站臺、換乘通道等空間的雜訊擾民問題是一個相對前沿的研究課題,每一個聲源都可能對最終形成的擾民雜訊有貢獻,能否抽絲剝繭找到罪魁禍首,以及找到後如何判定其擾民,都亟待研究。在有結果前,相關運營管理組織應當有社會責任感,主動承擔起公共空間的降噪工作,還可以通過在場所內設定實时分貝檢測儀和顯示即時資料的荧幕等管道,推動社會共治,引導大家共同維護安靜祥和的環境。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