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衛美術館、小巷美術館、燈光藝術季……“詩和遠方”賦能上海社區治理

上海 25℃ 0
摘要:

門衛美術館展出的作品《在雲間、對話》(左)和《寶藏》。周楠攝.jpeg

門衛美術館展出的作品《在雲間、對話》和《寶藏》。周楠攝

門衛美術館展出的作品《寶藏》。周楠攝.jpeg

  記者周楠

  在虹口凉城復旦社區並不起眼的門口,如今多了一個很前衛的門衛美術館。從外面看起來,霓虹燈閃爍,進去之後地方不大卻別有洞天:三個藝術裝置的靈感來自“三星堆”。

  在它的不遠處,由小巷書屋陞級而來的小巷美術館即將落成。書屋功能依然在,但新增了美術館相容空間的功能,將促成“美術館式的讀書會”環境。

  無獨有偶。在普陀萬裏街道,不僅有一年一度的燈光藝術節、國際詩歌節,還在公共藝術家的指導下,由居民們為香泉苑羽毛球場、公共區域牆體“作畫”。

  如果再放遠些看,浦東的居民區有“車棚美術館”,長寧社區藝術項目“河邊居所”,也彙集了居民與藝術家共創的成果。

  當“詩和遠方”觸手可及時,藝術也開始顯現另一種價值:賦能社區治理。

  門衛美術館的爭議

  復旦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錢宏峰還記得,今年門衛美術館剛建成時,居民的聲音明顯分成了兩派。

  一些居民特別驚喜:“沒想到我們老舊社區也可以這麼前衛,瞬間‘高大上’了!”還有些居民有一點懵:“這些藝術裝置是什麼意思呢?看不懂……”

  復旦社區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原為復旦大學凉城宿舍七區,18平方米的門衛室是其配套設施。2019年,復旦社區完成美麗家園建設後,經復旦居民區“三委聯辦”討論議定,在水電路1324弄入口處大門衛進行統一管理。於是,閒置的七區門衛室漸漸成了雜物堆放室。

  2023年,凉城新村街道邀請“社區樞紐站”的藝術家共同籌畫藝術社區規劃項目。

  現場考察後,“社區樞紐站”創始人、策展人王南溟一下子看中了那個閒置的門衛室。在他看來,門衛室的建築風格十分具有年代感、內空間敞亮而不規則、外空間毗鄰休閒綠地,結合凉城新村街道的歷史特色和地理佈局,完全可以成為藝術社區項目的啟動點。

  十多年前,王南溟就開始著手讓美術館走出來、讓藝術進入社會的工作。2018年,他發起成立“社區樞紐站”,集結一批專家共同下沉社區。

  王南溟認為,“門衛美術館”是一種微更新,這個空間不需要高檔,而是能有藝術作品的安身之地。囙此,其首展用霓虹燈作品組成了文化遺產記憶與當下的脉络,老居民區與時尚的關係,並讓“門衛美術館”的空間本身發展成為一件作品。

  比如,門衛美術館展出的作品《在雲間、對話》,靈感來自三星堆的神樹,把一棵具象的樹通過線條、符號的提煉和概括,變成抽象的樣子。霓虹燈裝置作品《寶藏》,也提煉了三星堆文化的一些象徵性的符號,左邊是著名的商青銅縱目面具,右邊是小怪獸的青銅面具,還有一些商青銅太陽形器以及有點像外星文明的獨眼符號,以及象徵陽光的繪畫線條等都放在了這張作品中。

  這幾個月,無論是喜歡或不喜歡它的居民,都真切感受到了社區的變化——門衛美術館成了居委會和社區學校帶動志願者共同維護的空間,社區有了自發來參觀考察的觀眾,虹口高級中學學生成了志願講解員。

  復旦社區居民活動室開始舉辦藝術講座,社區裏的老老小小,開始或主動或被動地接受藝術薰陶。這裡還成了附近高校的校外教室,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大學生專題課、復旦大學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所的碩博專題課程均在此舉行。

  從社區“生長”出來的藝術

  如果說讓“看不懂”的藝術空降社區,是一種全新挑戰,那麼讓居民與藝術家共創,則是藝術在社區中的漸進生長。

  在公共藝術家、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客座教授劉毅看來,社區藝術不只是視覺作品,更注重的是整個策劃與執行的過程,是一種軟性介入社區、連結社區與公眾的“紐帶”。

  2021年,萬裏街道首次將藝術家引入社區規劃,成立協同創新工作室,邀請劉毅、馬穎等藝術家,與居民代表、社區組織代表等多元主體參與萬裏街道美好社區提升計畫。

  劉毅通過邀請青少年共同創作,連續三年在萬裏街道燈光藝術季點亮五色光亭。今年的燈光藝術季特邀藝術家與居民以龍年為主題共創作品,讓居民將自己對萬裏人文、自然的暢想以及對龍年的祝福融入創作;馬穎用花園座椅連接著百部名著,將“萬裏八景”收入繪本,為孩子們講述萬裏故事;人文品牌的孕育讓詩歌“破圈”走進社區、走向街頭,讓居民在“萬家書房”邂逅“詩和遠方”……

  社區彩繪牆,並不是新鮮事,但香泉路居民區打造了自治項目“一品香泉——香泉苑彩繪牆工作坊”,社區青少年有了劉毅教授團隊專業力量的加持。創作過程中,孩子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他們共同探討,聯合完成作品,而家長們則成了“後勤助理”,為他們洗畫筆、調顏料,以別樣的管道陪伴孩子參與美化社區環境。

  之後,居委幹部將孩子們的畫作交由劉毅教授團隊,等他們完成二次創作後,再次邀請親子家庭,為社區共繪一面五彩繽紛的“彩繪牆”。

  劉毅教授說,公共藝術的本質就是面向大眾,激發大家的創造力,繼而攜手完成項目。“一張壁畫能够有老人、中青年、少年兒童一起參與創作,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藝術之於社區不僅僅是推動都市更新的物理改變,更是賦能社區文化認同和治理管道的轉變。”在萬裏街道黨工委書記羅豔看來,這些藝術共創作品讓社區空間成為沒有圍牆的“文化館”。

  潜移默化撬動社區治理

  無論是空降的前衛藝術還是居民共創藝術,它們對社區治理的撬動作用,正在潜移默化地顯現。

  在採訪當天,俞逸平在居委會門口碰到一比特復旦老教師,正在與鄰居一起分享退休出國旅遊的計畫,聊得火熱。

  “因為門衛美術館的藝術過程而盤活了社區公共交往,而且這類活動還在推進中。”一比特復旦老教師告訴記者,復旦社區老教師議事會也在積極促進文化藝術在復旦社區的生長,並且迎來了讓年輕人進入議事會的好時機。

  復旦社區居民劉豆豆,是一名專業美術教師,一直渴望將自己的藝術才能用於社區服務。“門衛美術館這個創意項目讓我覺得,真不愧是上海!它有效地拉近了藝術與居民日常生活的距離,希望繼續運營下去,並不斷更新展覽內容,以保持其活力和吸引力。”

  緊鄰門衛美術館的小巷美術館,將更緊密地與居民連結。首展將展出9張老照片與居民記憶,從而啟動凉城新村口述史。“門衛美術館、小巷美術館,橫跨復旦社區和凉城三村,希望藝術不僅能融入社區,也能打破社區之間物理隔閡,讓不同社區的居民走動起來。”凉城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殷光霽說。

  採訪中,不少藝術家都提到了“藝術社區”的概念。王南溟認為,這是在社區的公共文化生活與藝術項目互動後,所形成的社區形態。都市研究者孫哲認為,藝術作為公共議題,能够有效地啟動在地的趣緣群體,並促進他們的即時創造;與此同時,藝術社區也帶來了新一輪的微更新機制。它不只是一種表面的“塗層”,而是通過審美對話與責任自覺,真正具備有機生長的動力。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