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如何邁向宜居宜業——“一號文件中的任務清單”系列解讀報導之五

河南 20℃ 0
摘要:檔案提要省委一號文件提出●堅持鄉村規劃引領

 檔案提要

省委一號文件提出

●堅持鄉村規劃引領。統籌推進和美村莊、美麗村莊、潔美村莊建設,探索整縣整鄉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推進“設計河南·美麗鄉村”建設

●加强鄉村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鄉村公共服務能力

 微鏡頭一:

一村一景一特色

“快看,這裡簡直就是綠色的海洋!”5月5日,一走進安陽市內黃縣後河鎮東路洲村,楊洋忍不住喊道。“五一”小長假,來自濮陽的年輕小夫妻張良弼和楊洋選擇了鄉村遊。

“在城市生活時間長了,總想親近大自然。後河鎮離濮陽不遠,鄉村美景如畫!”張良弼感歎。

東路洲村有“森林村莊”之稱,一條長長的入村路隱約藏在一片森林之中,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在鄉村道路上徐徐展開。

進入東路洲村,“森林路洲”牆體彩繪映入眼簾,一路向西,曲徑通幽、滿目皆綠。道路兩旁、小廣場上、農家小院裏綠植鬱鬱蔥蔥、錯落有致,東路洲村打造了一街一景、一樹一綠的鄉村景觀,形成了“房前有花、屋後有樹、村中有林”的美麗生態。

  “後河鎮抓住‘做好規劃計畫’這個關鍵點,根據各村資源、生態、文化、區位等不同條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入謀劃適合每個村發展的鄉村建設之路,避免千村一面,實現了一村一景一特色,湧現出了‘文化桑村’‘森林路洲’‘桃源賈河’‘風情小徐’‘紅色餘莊’等一批美麗鄉村。”後河鎮黨委書記陳利勇說,去年,後河鎮入選河南省第一批鄉村建設示範鄉鎮。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現時,全省4.58萬個行政村中,1.95萬個村莊有了實用性村莊規劃。今年,我省强化村莊規劃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分類有序編制“實用性”和“通則式”村莊規劃,可單獨編制,也可多個行政村聯合編制,强化鄉村設計和風貌管控,保護村莊自然肌理,延續當地傳統民居風貌,逐步還原鄉村原有味道。

微鏡頭二:

“紅”“綠”經濟帶富一方

“這幾年,村裡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村民的生活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家家收入都非常可觀……”“五一”小長假,南陽市桐柏縣新集鄉磨溝村開民宿的楊運峰又賺得盆滿缽滿,笑得合不攏嘴。

磨溝村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群山環抱,風光秀美,是當年紅二十五軍長征轉戰地、休整地。既有綠水青山,又有紅色資源,磨溝村的發展規劃著重在“紅”“綠”經濟上做文章。修道路,建水廠,起民宿,因地制宜植樹造林、種花育草,向“綠色”要效益的同時,磨溝村建成了全國首家村級紅二十五軍長征主題展覽館——紅二十五軍長征轉戰南陽展館,推動紅色旅遊發展。

“與磨溝村結對以來,河南水投集團累計向磨溝村捐贈資金686萬元,協調各類資金5400餘萬元,用於磨溝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見證了磨溝村變化的河南水投集團駐磨溝村第一書記王晋頗感欣慰,去年磨溝村被認定為河南省4A級康養旅遊示範村、河南省文明村鎮。

“春看油菜夏賞荷,秋冬時節有特色。”如今,自然風光山清水秀,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鄉村道路整潔平坦,民居民宿錯落有致,這個昔日的偏遠山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水清岸綠,河暢景美,宜居怡人。

“我們將依託紅色、綠色、康養旅遊資源優勢,以磨溝村為重點,拉大旅遊框架,並與茶產業、中藥材種植相結合,實現旅遊康養休閒一體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新集鄉黨委書記趙俊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內容。今年,從各地實際和農民需求出發,抓住普及普惠的事,我省將新建改建農村公路5000公里以上,完善農村供水工程體系,持續推進工程規模化、建管市場化、水源地錶化、城鄉一體化,深入實施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統籌鄉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建設,實施產糧大縣公共服務能力提升行動,讓鄉村更加宜居宜業。(記者譚勇

  專家連線

規劃引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朱盼盼

建設和美鄉村,規劃要先行。只有科學佈局村莊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方能構建人口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均衡、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改善相統一的格局。及時有效、切實可行的“多規合一”村莊規劃,對於優化農村佈局、產業結構和公共服務配寘,實現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省從2019年7月開始,先後實施“鄉村規劃千村試點”“百鎮千村規劃”工程以及“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示範村村莊規劃編制試點活動。無論是後河鎮的一村一景一特色,還是磨溝村“紅”“綠”經濟帶富一方,都是堅持規劃引領的成功探索和實踐。

鄉村規劃編制需遵循以下四大原則。一是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立足村莊的自然環境、地理氣候以及產業發展等現有基礎,在保留各地區特色風貌前提下,科學統籌,實現整縣整鄉統一規劃。二是以人民為中心、多主體參與。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村民共建共治共亯,提升村民參與感,增强獲得感和幸福感。三是規劃傳導、綜合統籌。統籌縣域城鄉融合發展,規劃實施任務有效銜接,實現“編制—實施”的全流程閉環運行。四是“生態—經濟—社會”協同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與生態文明建設並行,水電路橋房等基礎設施提升與公共服務體系完善持續推進,以縣城為樞紐、以小城鎮為節點的縣域經濟體系助力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實現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