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舉行,青年才俊聚焦科創機遇與都市未來深入交流探索創新創業與都市發展最優解

上海 27℃ 0
摘要:

  記者王閑樂劉雪妍

  當眾多青年才俊彙聚在一起時,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昨天,以“闖上海創巔峰——青年與都市共成長”為主題的第五届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在上海中心舉行。來自人工智慧、低空經濟、區塊鏈、新能源、生命科技等眾多行業的青年科學家、企業家、經濟學家齊聚一堂,聚焦科創機遇與都市未來深入交流,合力探索青年創新創業與都市發展的最優解。

  青年為創新創業注入動力

  首次發佈的《上海創新創業生態研究報告》顯示,上海擁有660萬的常住青年人口,通過加速優化科技人才培育體系,持續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創新人才激勵機制等一系列舉措,成功吸引了創業者、產業專家、海外人才、留學人才等一大批高學歷、高素質的青年人才留駐上海。

  “現時在張江有50萬從業人員,研究生以上學歷10萬人,青年人才占到80%。”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濤說,全球化、前沿化和年輕化是張江科技創新人才的重要標誌,也是張江產業創新發展最大的資源和財富。

  大量青年人才集聚,給上海的創新創業注入了強勁動力。現時,上海青年的創新創業實踐在先進製造、資訊服務、生物醫藥、航空航太、量子計算、新能源、新材料、生態環保等眾多前沿領域湧現。

  “我雖然是‘80後’,但在公司裏已經算老了,因為主力開發人員大多是‘90後’。”上海傅利葉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顧捷說,年輕人最大的優勢是不害怕失敗,沒有包袱,可以迅速反覆運算自己,產生新的創新創業火花,“在傳統行業,我們可能還是要多依賴經驗,看過去是怎麼做的。但是在新興行業,我們應該放手讓年輕人去做。”

  上海與青年“雙向奔赴”

  長期以來,上海以其特有的資源稟賦和都市魅力,吸引了大批青年。與此同時,上海始終致力於提供政策環境支持,實現與青年的“雙向奔赴”。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具體體現,是未來上海產業新的增長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這一過程,為更多青年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舞臺。論壇現場,市經信委主任張英詳細介紹了上海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相關規劃設想和產業支持政策。

  比如,針對企業特別是青年創業者反映的政策難找、難解、難報等問題,上海建立了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通過重點企業服務包“一鍵通”專窗平臺,幫助企業通過更多通路瞭解政策、反映訴求。現時,全市累計發放“服務包”超3.3萬件,其中90%以上發給了民營企業,全市企業服務管家超4200人。

  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長吳金城透露,浦東將率先在降低土地成本、降低水電煤氣費用等方面做出示範,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同時,依託浦東具有陸家嘴金融城、張江科學城的優勢,構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金融體系,設立了總規模150億元的引領區基金,為創新創業提供資金支持,接下來還會再拿出150億元,支持科創母基金建設。

  張江集團則在現場向青年創業者送上“大禮包”:未來三年內,將為在創新創業大賽中脫穎而出、並落地到張江創業的項目和團隊,提供創業資金支持,同時還將提供空間載體、人才公寓等創新創業生態服務。

  如何完善創新創業生態

  現有政策之外,青年創新創業者還需要哪些方面的幫助,如何更好地完善創新創業生態?

  在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看來,並非所有人都要去做“從0到1”的創新,我們還是要重視“從1到N”的創新,哪怕是在傳統領域做出一些小改進的創新,對經濟發展、產業進步也是非常重要的。

  上海氫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易培雲說,公司最初選擇氫能源作為創業方向時,很多人都持懷疑態度,但他們堅持了下來。“現在很多青年創新創業的方向都是硬核科技創新,比起商業模式創新需要更多耐心和毅力。”

  科技創新需要全社會的耐心和對失敗的包容。上海零數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林樂說:“科技創新始終是一個高風險的活動,在企業研發、商業化、社會公眾接受度等環節的失敗,都有可能導致徹底的失敗。”

  在與會者看來,開放和包容一直是上海這座城市最大的優勢之一。姚洋認為,上海應該進一步擴大開放,營造更好的環境,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年輕人來此聚集、創業。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