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學家在《自然》期刊發表論文破解水稻免疫機制“緊箍圈”

上海 22℃ 0
摘要:

  記者黃海華

  水稻是我國的主糧。有意思的是,促進水稻營養吸收、生長的叢枝菌根菌與對水稻造成毀滅性病害的稻瘟病菌均屬於真菌,細胞表面都覆蓋著一種名為“幾丁質”的物質。水稻區分“有益”還是“有害”微生物的關鍵,在於“長短有別”。短鏈幾丁質可作為共生訊號,而長鏈幾丁質會觸發抗病免疫反應。但這需要“監管”,若引發過度免疫反應,會阻礙共生關係。水稻如何有效調控,長久以來一直是科研界尚待揭曉的謎團。

  北京时間5月15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二濤團隊、張餘團隊以及何祖華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論文。歷時8年,他們在水稻免疫機制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為深入理解植物如何巧妙使用免疫系統這把“雙刃劍”來尋求“平衡點”奠定理論基礎。

  水稻細胞表面的關鍵受體蛋白OsCERK1能辨別免疫訊號或共生訊號。在建立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時,大量短鏈幾丁質會被釋放,作為訊號通知植物。而病原菌則會極力避免幾丁質的洩露,尤其是長鏈幾丁質,以免被植物識別並啟動免疫反應。

  王二濤介紹,在無病原菌侵染的時期,一種名為OsCIE1的調控蛋白像“緊箍圈”一樣,抑制OsCERK1的活性,防止免疫過度啟動。當水稻面臨病原菌入侵時,這一調控蛋白限制OsCERK1的能力被抑制,從而解除束縛。此時,免疫訊號通路被OsCERK1啟動,植物免疫反應啟動,抵抗病原菌的侵染。研究團隊利用結構生物學方法,精確鑒定了影響“緊箍圈”鬆緊的關鍵位點。當這一位點被磷酸化修飾時,OsCERK1就可展現其威力,積極抵禦外敵。OsCERK1控制菌根共生的建立,還能協助水稻更高效地吸收磷、氮等關鍵營養物質,從而减少氮肥使用。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