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回應患者急難愁盼市第一人民醫院主動作為48小時熱線處置答覆率超90%

上海 28℃ 0
摘要:

  記者黃楊子通訊員蔡詩詩

  “醫生,請問今天可以直接做顱腦CT嗎?需要預約嗎?”“你好,門診大樓的空調開得太冷了,我要向哪個部門反映?”隨著醫療機構業務量持續增長,醫患衝突數量也在大幅上升。對於公立醫院而言,助推醫院高品質發展,不僅意味著醫療科技水准提升,更意味著在醫療服務模式、患者體驗等方面全面優化。如何暢通訴求溝通通路,快速回應患者的急難愁盼,已然成為當下公立醫院亟待破解的難題。

  自2022年8月起,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與市衛生熱線“12320”合作,打造“服務缺陷管理體系”,構建“院線聯動新模式”,通過“一線直辦”“三方共辦”“未訴先辦”向患者交出一份有效答卷。副院長孫曉東介紹,隨著該模式的持續推進,現時醫院48小時內處置答覆率超過90%,熱線轉辦工單基本實現“負增長”,真正做到“患者訴求事事有回復、件件有落實”。

  “一線直辦”暢通訴求通路

  很多醫院的藥房都有相同的煩惱:每到月初,各類查藥、問藥、找藥的諮詢電話陡然新增。而按照各大醫院的慣例,諮詢電話會先由總機接聽,然後轉到藥房或門診服務台。可遇到門診高峰時,藥房忙著對藥、發藥,座機無人管,一部分電話會回到總機,還有的則直接掛斷。如果諮詢轉到門診,情况也未必好。現場的患者不理解為何工作人員不解答問題,反而在接打電話,線上的患者也不理解為何一圈電話打下來,得不到有效答覆。

  當線上線下的疑問都得不到及時有效解答時,就可能演變為衛生熱線的投訴工單。“我們通過對前兩年熱線工單內容的逐條分析,發現近30%的工單是諮詢類問題。”在患者體驗處處長柴雙看來,這類問題不難解决,癥結在於醫院總機接線員無法精准回復患者的疑問,而轉接電話的臨床一線通常無暇應答。

  在與“12320”建立合作後,市一醫院一站式“諮詢處置中心”組建運行。醫院充分結合自身狀況,打造“一線一碼溝通平臺”,將以往分散在各部門及科室的幾十個諮詢號碼綜合為一路熱線,實現“電話有人接、問題有迴響”。

  “三方共辦”答覆效率高

  “您好,這裡是‘12320’衛生熱線。針對您之前提出的訴求,這邊給您回復……”接線員小天在資料庫內蒐索市一醫院相應資訊後,撥通了患者張女士的電話。

  在解决了30%患者“求助無門”的情况後,市一醫院發現,剩餘70%的工單內容有超過一半屬於即時處置類問題,只要患者的問題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迴響,該訴求即可結案。市一醫院推出首個“院線聯動共亯模式”,在原有衛生熱線派單轉辦的基礎上,實現“三方共辦、專人駐訪”。

  針對來電患者部分簡單的諮詢疑問,熱線人員可依託資料庫以及市一醫院資料庫直接答覆。當共亯資料庫未有效覆蓋,或是熱線接線員無法精准答覆時,接線員會在瞭解基本情况後聯絡市一諮詢處置中心,啟動“患者—熱線—醫院”三方通話,由醫院諮詢處置中心直接介入為患者答疑解惑。此外,市一醫院還向市衛生熱線派專員駐點現場,進一步滿足患者個性化訴求。

  一系列的高效組合拳下,患者訴求回應時間變短了,熱線轉派醫院的工單變少了,院方和熱線實現有效減負。據介紹,現時近60%的工單縮短至48小時內辦結,患者處置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未訴先辦”破就診難題

  沒有無意義的投訴,也不存在無效投訴。患者來電的背後,可能是一類被忽視的就診問題。醫院要做的,就是發現投訴背後隱藏的問題,進而改進並建立新制度和流程,以進一步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感。

  “多數醫院對市民熱線、衛生熱線轉過來的投訴工單,普遍持負面情緒,看到就頭疼。”柴雙感慨,這些投訴都是老百姓的訴求,是醫院獲取百姓心聲的最好通路。現有的內通外達僅僅是服務創新的起點,遠不是管理創新的終點。為此,市一醫院通過《關於進一步提昇患者服務質量的工作方案》,健全領導小組、工作專班、臨床小組的三級管理架構,重塑訴求管理流程,構建培訓、受理、處置、改進、評估、考核的閉環管理機制。

  與此同時,醫院搭建了“服務評估與缺陷管理平臺”,建立電腦PC端與手機移動端“雙通道”,配寘院領導、職能部門、臨床科室等多重管理角色,分層分類匹配管理許可權。通過系統直采結合人工登記,實現訴求管理數據的全口徑統計,做到管理數據“日日清”,並進一步形成週報與月報。去年9月,市一熱線工單首次出現負增長,全年醫院熱線工單基本實現零增長。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