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璽撼
陽光明媚,在世紀公園晨練完畢的傅兆寶愉悅地穿過僅限行人出入的通道,準備回家。“公園打開圍牆24小時開放後,專門給長柳路上的居民開了個口子,大家再也不用繞路5到10分鐘從2號門或3號門入園了。”
截至2022年底,上海在册都市公園438座,其中404座延長開放,368座全年延長開放,255座全天開放,新入册的都市公園一律延長開放。2023年底,上海逾六成都市公園已24小時開放。
今年,上海將再推動黃浦、浦東等9個區的30座公園成為“24小時公園”。現時,浦東新區的長青公園、涇南公園、涇東公園、張衡公園、梅園,普陀區的滬太公園、棗陽公園等7座公園已24小時開放。
傅兆寶們能够隨時更加便捷地進出公園,正是上海堅持推進“公園都市”建設帶給市民最實在的獲得感,也體現了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克服土地資源束縛,奔向“千園之城”目標的智慧:用時間換空間、用融合增空間。
“經過兩個階段的提升改造,世紀公園5公里邊界線裏能打開的3公里都打開了,通過拆牆建綠、透綠,使公園和周邊街區融合在一起。”世紀公園總經理吳剛坦言,公園延長開放或24小時開放是一種趨勢,但要尊重實際,周邊居民的確有需求,公園也有條件和能力做好夜公園的管理和服務,才有完全開放的意義。世紀公園决定實施24小時“無界”開放前,對必要性、可行性進行了充分評估,尤其是廣泛聽取了社會意見,將周邊居民的訴求轉化為公園打開後的設施或服務。
考慮到24小時“無界”開放後,周邊部分居民擔心的安全和雜訊污染等問題,世紀公園增設了智慧運營管理平臺,新增一套雙機比特無人機巡邏系統與25個高清智慧監控及人臉識別設備,更新了50餘個巡邏打卡點,還增招了6名夜間安保人員。智慧監控設備可以識別電動車入園等不文明現象,並在水岸等高風險區域設下電子圍欄,及時發現問題並報警。無人機則大幅增加夜間巡邏效率,45分鐘左右就能在上空對公園進行一次地毯式搜查,機身加裝的紅外設備可以“穿透”園內密林,感應到藏匿其中生物的熱量。
上海建設“千園之城”還有一種智慧:讓組織附屬綠地等存量資源轉變觀念。上海計畫到2025年實現100個以上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附屬空間的開放共亯,開放綠地100萬平方米以上,具備條件的,進一步改造為公園,供市民進入、觀賞、休憩。截至2023年底,上海已有86個組織附屬綠地“打開”,開放綠地60多萬平方米。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上海展覽中心、上海音樂學院汾陽校區、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等都是廣受好評的典型案例。今年,上海還將推進40個機關、事業單位的附屬綠地向社會開放,有條件的陞級為配套設施更健全的公園。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