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稻田中央的無憂閑院咖啡館。資料圖片
見習記者沈思怡
在某點評網站上,一家位於奉賢區青村鎮李窑村的咖啡館躋身上海咖啡館熱門榜前三。這家開在鄉村的“無憂閑院”咖啡館,有何獨特之處?
自然稟賦營造氛圍感
從平莊公路拐進李窑中心路,距離李窑村古色古香的牌坊不遠處,就能看到坐落在幾百畝連片水稻田中央的新中式風格咖啡館“無憂閑院”。它的選址獨樹一格,前後各有一個小院,四周紮著低矮的竹籬笆,一條長約50米的小路連接院門和村口柏油路,頗像古裝劇裏山林深處隱世高人的居所。遠遠望去,標誌性的黃色大鴨梨氣球坐在屋頂,在白牆黛瓦中顯得十分亮眼。
推開竹籬笆院門,一張張原木小桌椅擺放在碎石子地面上,庭院接壤稻田的一側紮了兩間茅草屋,輔以稻草簾和白紗門簾,仙氣飄飄。庭院中央的柚子樹上,掛著紙鳶和小燈籠,還有沙坑、網床等遊樂設施。咖啡館內部,四面都做了超大通透落地窗的設計,確保坐在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外面開闊無邊的稻田。不少遊客選擇落座戶外,邊喝咖啡聊天邊欣賞農田風光。
咖啡館不只賣咖啡,還有圍爐煮茶、中西式茶點等選項。孩子們還能體驗拔草等田間研學活動。店老闆屠華斌介紹,五一期間,咖啡店每天要接待超150桌的客人,相當於每天全場翻臺五次,其中將近八成來自上海市區。即便是工作日,店內落座率也能有七八成。
相比咖啡的口味,鄉村獨特的自然稟賦和氛圍感更是不少顧客遠道而來的首要因素。一比特來自徐匯區的顧客周先生告訴記者,他是自由設計師,經常驅車40分鐘來這裡點杯咖啡,坐在戶外工作一下午。“相比都市咖啡館的嘈雜,鄉村獨特的氛圍感令人身心鬆弛,也更能激發靈感。”
屠華斌介紹,過兩日,咖啡店外的稻田即將插秧,種上奉賢的彩稻。夏天望過去將會是一片翠綠,而秋天則是一片金黃。收割後,他還將請些藝術家用麥稈做些藝術裝置。水稻輪茬時,再種上春天盛放的彩色油菜花,確保每個季節窗外的景致都有看頭。夏天店裡還會推出“日咖夜酒”服務,把桌椅支到田埂上去,遊客們能够坐在室外吧臺上,邊飲咖啡邊欣賞稻田日落,“用足用好鄉村農田的優勢”。
咖啡流量助推農產品銷售
年近40的屠華斌是奉賢本地人,學服裝設計出身,做過設計師、開過飯店,中途有8年幫忙經營家裡的高端廚具企業,待供應鏈穩定後,他開始創業。
2022年,李窑村鄉村振興推進得如火如荼,屠華斌看准機會,來李窑村開了農家樂。後來,村裡計畫將分散在農戶手中的農田重新綜合,進行規模化種植,從賣稻穀轉向賣米,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屠華斌關了店,承包下村裡1200畝稻田。
農業靠天吃飯,寒潮降溫、雨水過多、綠肥不足,第一年屠華斌的水稻不僅產量低,賣得不好,口碑也沒做起來,“沒人知道李窑村還賣米”。這才催生了無憂閑院咖啡館的出現,通過打造大米展示空間,以咖啡館這一年輕人喜好的業態進行引流,帶動大米的銷售。“只是未料想咖啡館的人氣遠遠蓋過了大米。”屠華斌笑著說。
再過幾天,距離咖啡館不遠處,屠華斌利用閒置宅基房打造的特色麵館“村李面”也將開業,除了麵條,大米、青村當地的特產和其他村民的農副產品也能拿來賣。“客人遠道而來,不能讓他們光喝咖啡空著肚子走。最理想的狀態是讓咖啡館帶來的流量助推全村農產品銷售。”屠華斌說。
啟動農文旅產業潜能
儘管“無心插柳柳成蔭”,但在屠華斌看來,要留住這波“咖啡流量”,讓它最終賦能農業銷售,要做的還有更多。“在村裡開咖啡店,如果你只賣咖啡,那一定賠。顧客大老遠來不是只奔著一杯咖啡的,他們要的是情緒價值、氛圍消費,想全方位感受鄉村生活,那我們就讓鄉村各個角落都活起來。”
坐擁1200畝農田,屠華斌的“咖啡館+”計畫版圖很開闊——依託“爆款”咖啡店積累客流,他還要在村裡其他閒置土地空間上引進露營、寵物樂園等業態;將菜地大棚改成可供採摘認養的共亯菜園;在稻田開展研學活動;在稻田、溝渠裏放魚苗蝦苗,供遊客垂釣;另外還要做農家樂。一方面給顧客更豐富的鄉村遊玩體驗;另一方面把村裡各業態串起來,全方位啟動鄉村農文旅產業的潜能。
其實,作為奉賢新晋網紅村,今年以來,李窑村內已陸續開出三家符合年輕人喜好的融合店,且無一例外都賣咖啡。李窑村幹部曹潔告訴記者,這些店的經營狀況都不錯。
其中一家主打植物美學,以西餐為主,也有專門的視窗賣咖啡。店內外佈置清新,隨處可見綠植和鮮花,樓上有民宿客房,前後都有大草坪。店老闆的主業是花藝和婚禮策劃,為了給客戶打造更具場景感的展示空間,所以選在自然稟賦優越的李窑村開店。
另一家店改自獨門獨院的宅基房,輕美式鄉村風裝潢,樓上民宿,樓下有咖啡、酒、簡餐等。投資者是市區一家新能源公司,有固定的社群會員,想給久住城裡的會員營造獨特的休閒空間。
原生態、交通不便曾是許多人對鄉村的印象,但這些年,鄉村振興正在改變這裡的面貌。鄉村不缺空間,缺的是好的靈感。如今,鄉村的活力元素不斷增加,使得鄉村文旅產業迸發出更多可能性。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