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主要聚焦在汽車、家電和家裝廚衛三個領域
●將出臺工業、交通、運輸等10餘個專項行動方案,細化財稅、金融等支持保障措施,形成“1+N”政策體系。同時,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迴圈利用、標準提升等四大行動
4月29日,全省部署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視訊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以超常規模和力度傳遞出强烈訊號:這項事關千行萬企、千家萬戶的工作在四川正式啟動。
四川是工業大省、人口大省,中央這項重大決策部署對四川意味著怎樣的機遇?這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的關鍵點和難點在哪裡?四川將如何實施推進?
“換”出新需求新技術新產能
挖掘激發內需潜力最直接的工作抓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現實抓手……會議提出的這些定性和描述,讓長虹集團總經理楊軍等企業負責人心潮澎湃。
更新為企業帶來投資空間和轉型陞級的重大機遇。省經信部門前期摸底的一份資料顯示:四川工業資產存量大,但先進設備占比不到30%;傳統製造業占比超70%,不少設施設備超期服役、能耗排放高、安全可靠性較差。“通過加快落後低效設備替代和改造更新,既能把沉睡在企業的‘投資寶藏’挖掘出來,也能推動相關科技和產業升級,實現‘老樹發新芽’。”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說。
換新是老百姓最關注的話題。會議透露,本輪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主要聚焦在汽車、家電和家裝廚衛三個領域。“四川汽車保有量超1500萬輛,但新能源汽車佔有率僅5.8%,低於全國0.3個百分點,每年還要換新約400萬臺家電、改造15萬套舊房。”商務廳廳長徐一心介紹,巨大市場潜力將有效啟動消費、拉動經濟。成都市相關負責人對此深有感觸,“以電梯為例,現時成都共有電梯超22萬部,其中使用超過15年的電梯有2.1萬部,更新改造和大修,蘊含著巨大的投資和消費。”
在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看來,通過更新、換新,還能“換”出新需求新技術新產能,倒逼發展先進產能,助推搶佔新賽道、發展新質生產力。
解决好願意換方便換和回收迴圈利用問題
前不久,成都市民李玉遭遇煩心事:本打算換套傢俱,但因為老傢俱值不了幾個錢,小販不願收,她只有選擇丟棄。但往哪兒丟又找不到地方,最後索性不換了。
李玉的煩惱正是更新、換新的關鍵點,也是難點所在——如何解决好“願意換方便換”“換了以後怎麼辦”兩大現實問題。
如何“願意換”?徐一心表示,首先是要有讓人心動的真金白銀補貼政策,把企業和羣衆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成都市已有行動:加快建設製造業“智改數轉”賦能平臺,免費開展企業節能診斷、智能化診斷服務,對獲得“壯大貸”的中小企業給予50%貼息。“省上也將聚焦汽車、家電傢俱、住房裝修等消費品給予消費信貸財政直接貼息,消費券也預留了補貼空間。”
如何“方便換”?多位受訪對象表示,其覈心在於讓“去舊更容易、換新更滿意”,關鍵是要有全過程的服務保障。“家電以舊換新我們一直在做,今年3月國務院出臺方案後,我們全力響應,努力落地,確保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第一時間惠及消費者。”海爾電器行銷部負責人張林建議,加快“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和新模式發展,重點瞄準社區網站打通廢舊家電回收的“最後一公里”,實現上門送貨、返程收舊。
還得解答好“換了怎麼辦”的問題。四川省報廢機動車回收折開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川坦言,去年全省正規管道完成的汽車報廢車數量為19萬輛,若按照每百輛汽車每年3%報廢率的行業標準看,去年報廢車總量還不到1%。儘管報廢車行業範圍窄,但對汽車領域以舊換新大循環來說,卻是不可缺失的一環。“特別是回收報廢過程中的綠色環保問題顯得更為急迫。”
“舊的東西不是廢品,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不能造成浪費,更不能造成污染。”與會者一致認為,要進一步通過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妥善處置被淘汰或替代的設備及產品,大力提升資源再生利用水准。
建立“1+N”政策體系並實施四大行動
記者注意到,4月28日,省政府第2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四川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
“我們將對推進大規模技術改造等內容進一步強化完善,同時在以舊換新中突出四川特色,對有生產供給能力的領域適當加大力度,讓檔案更有針對性。”省政府辦公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將對實施方案加緊補充完善後儘快發佈。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透露,在加快出臺實施方案的同時,還要出臺工業、交通、運輸等10餘個專項行動方案,細化財稅、金融等支持保障措施,形成“1+N”政策體系。同時,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迴圈利用、標準提升等四大行動。
“針對大規模設備更新,在儘快摸清家底基礎上動態完善設備需求清單、優質產品供給清單,建立重點項目庫,積極搭建平臺、促進供需精准匹配。”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說。
消費領域已先行一步。記者瞭解到,由商務廳主辦的消費品以舊換新“天府行”啟動儀式已舉行,正式鋪開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三大行動。
更新、換新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在依靠市場力量的基礎上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據介紹,省政府將成立由省長任組長的工作專班,市縣政府也將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形成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工作合力,共同把這項實事辦實辦好。(記者陳碧紅)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