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區科技園如何發揮優勢找准賽道做强內功就能把新趨勢的衝擊轉化為發展的新動能

上海 42℃ 0
摘要:

  記者胡幸陽

  科技回歸都市中心的趨勢正影響上海。

  有人說,上海郊區現在很尷尬。比氛圍、比功能,比不過市中心;比成本、比空間,好像也比不過周邊都市。也有人說,得換個角度看。和市中心比成本、比空間,滬郊優勢很大。和蘇浙皖比氛圍、比功能,上海再“郊”的地方也是上海,還是有優勢的。

  要形成密實“群落”

  上海郊區的科技園確實面臨創新鏈外遷的壓力。城郊科技園模式走不通了嗎?縱觀全球,在科技回歸都市中心的同時,矽谷、波士頓128科創走廊、北卡羅來納州三角研究園等園區並未衰退、仍然強勢。

  它們做對了什麼?

  2015年,三角研究園運營方宣佈投資5000萬美元,用於興建公共基礎設施、公園等開放空間。現在,園區裏有由餐吧、咖啡吧、美妝店、瑜伽館、寵物公園和一個設施齊全的活動舞臺構成的商業綜合體,也有為創業者、科技人員、自由職業者、創意群體等提供的免費辦公空間,甚至還有一片650公頃的綠色空間和一條超過30公里的徒步路線。改革後的三角研究園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各類需求,開始吸引美國東北地區和加州矽谷地區的人才流入,並帶動北卡羅來納州成為全美人口流入第三大州。

  上海前灘新興產業研究院院長、首席研究員何萬篷認為,城郊的空間尺度更大,如果把科創人員局限在各園區冷冰冰的“水泥盒子”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遠,無法形成化學反應,“要形成集聚度高、活躍度强的密實‘群落’,方便碰撞和互動。”

  上海郊區近年來也做了大量相關工作。奉賢在中央林地打造的生態商務區,吸引了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和新興際華兩家大型央企和一批上下游企業落戶。松江的G60之窗科創生態綠穀打破開發邊界局限,喚醒了沉睡的鄉村資源,為企業提供辦公大樓格子間所不具備的“花園辦公、草地洽談”功能。五個新城建設啟動後,滬郊還快速導入了大量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功能,並大量建設保障性住房。

  都市郊區仍有優勢

  不過,上海郊區的功能和氛圍,一段時間內難以達到媲美市中心的水准;和周邊都市比,生產生活成本也不太可能降到同一水平線。

  “要從廣義、綜合的角度理解企業成本。”何萬篷表示,在上海,科創資源要素的可獲得性和適配性更强,只要郊區做好空間接應、政策接力、科創接續,就依然能承接創新鏈的特定環節、特定分工。

  以當下的生物醫藥行業為例,研發到製造的週期大幅縮短,創新鏈兩端互相高度依賴,科研人員在辦公室、實驗室、工廠間來回跑的頻率非常高。囙此,研發端與製造端的距離,現在是生物醫藥企業選址時的優先考量。這類創新鏈上下游融合程度較高的產業,都市郊區的優勢依然無可取代——比周邊都市更近,又能提供市區沒有的生產空間。

  在波士頓,麻省理工、城區的肯德爾廣場、郊區的128科創走廊構成了從源頭創新到科研辦公再到試驗生產的洋葱圈型創業結構,企業最遠也不會離開大波士頓地區。

  “張江研發+上海製造”模式也是基於同樣的邏輯。上海構建了“1+5+X”生物醫藥產業空間佈局,讓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奉賢東方美穀、松江G60生物醫藥基地等郊區空間承接張江科創成果的產業化落地。資料顯示,張江研發的項目中有超60%在上海產業化落地。

  對前沿賽道多包容

  對特別前沿、存在不確定性的賽道來說,上海郊區也有優勢。比如自動駕駛。一方面,它是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產物,需要大量汽車、資訊工程、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產業的人才,這些產業都是上海的強項。另一方面,新生事物需要監管上的包容。上海的制度改革創新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近年來秉持審慎鼓勵的態度,不斷新開放測試道路、發放測試牌照,還通過立法保障了無駕駛人商業化測試運營。可以說,國內很少有都市比上海更適合自動駕駛企業發展。

  但現階段的自動駕駛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應對市中心的複雜路况,囙此,絕大多數測試道路都劃在了試錯成本更低、容錯能力更强的郊區,臨港、嘉定等也順理成章地成為自動駕駛企業的集聚地。

  同樣,低空經濟、未來能源等新賽道,也需要交叉複合的產業土壤,需要制度政策的創新探索,需要大範圍的示範應用,這都是上海郊區的優勢。何萬篷提醒,滬郊各區要有包容的心態,容慢、容小、容錯,才能給這些企業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找到自己的位置

  實際上,賽道不是越新越好,而是匹配程度越高越好,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對上海郊區來說,不能跟風佈局、盲目內卷。

  上海郊區還有很多可以“因地制宜發展”的賽道——依託港口,可以發展綠色甲醇、自動化碼頭等航運科技;依託農村,可以發展無人收割機等農業科技;還能以較低成本滿足規模越來越大的初創企業對獨立性、安全性、形象感的訴求。波士頓128科創走廊就吸納了許多從市區搬出的科技企業,閔行大零號灣也正沿滬閔路建成總部集聚帶,一批上市企業都彙聚於此。

  許多知名高校和大科學裝置也佈局在滬郊。它們是創新鏈的最上游,具有很强的牽引作用。矽谷、波士頓128科創走廊、三角研究園的成功,都要歸功於這些源頭活水。當然,也要解决諸如“大學在郊區、大學科技園在市區”“大科學裝置使用方向與產業市場需求脫節”等裉節問題,才能真正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科研科創在時間和空間軸上都是有分工的,上海郊區要在全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何萬篷說。換句話說,當科技回歸都市中心,只要找准賽道、做强內功,上海郊區仍能把新趨勢的衝擊轉化為發展的新動能。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