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去年科技成果轉化契约額超近十年總和

海南 68℃ 0
摘要:探索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共同體模式”海南大學:去年科技成果轉化契约額超近十年總和海南日報 黎鵬“苗木放入栽植穴時要確保苗正、根舒,回填土或培土時要將四周鬆土向苗基輕壓擠緊……”近日,在儋州市和慶鎮一處油茶種植基地裏,海南大學教授賴杭桂一邊向當地羣衆傳授種植要點,一邊示範種植,只見他在苗木周圍平整出圍邊,澆足定根水,最後培蔸覆蓋。

探索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共同體模式”
海南大學:去年科技成果轉化契约額超近十年總和

海南日報記者 黎鵬

“苗木放入栽植穴時要確保苗正、根舒,回填土或培土時要將四周鬆土向苗基輕壓擠緊……”近日,在儋州市和慶鎮一處油茶種植基地裏,海南大學教授賴杭桂一邊向當地羣衆傳授種植要點,一邊示範種植,只見他在苗木周圍平整出圍邊,澆足定根水,最後培蔸覆蓋。

對於賴杭桂團隊來說,為儋州市的油茶種植提供技術支援,已不僅是助農幫扶那麼簡單,而是一項日常工作。究其原因,得從去年12月底,儋州市相關部門和海南大學簽署的一份許可實施油茶良種種植推廣權的科技成果轉化協定說起。

根據協定內容,賴杭桂團隊的科研成果“海大油茶2號”及其配寘品種“海大油茶4號”和“萬海1號”,以實施許可的形式向儋州市相關部門進行科技成果轉化,轉化金額達3000多萬元。後者在儋州市轄區各鎮(辦事處)及其他相關組織推廣油茶良種種植。而賴杭桂團隊則保障儋州市油茶良種供應並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

據瞭解,長期以來,海南油茶種植缺乏良種且管理粗放,導致在全國油茶產業中的占比份額很低,2020年全省油茶林面積僅12.3萬畝。

對此,賴杭桂團隊通過調查篩選海南優异油茶種質資源,選育認定一批適應海南熱帶生態環境的油茶良種,並在全省3萬畝土地推廣種植。

“2021年,我們對推廣種植的主要油茶良種所在不同區域進行試驗測產,結果顯示,油茶良種5年平均畝產鮮果產量達600至700公斤,遠超同齡實生樹200至300公斤的產量,平均增產幅度為277.67%。”賴杭桂說。

賴杭桂團隊取得的成績,是海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不斷突破的一個縮影。去年,該校科技成果轉化契约額超過近十年總和。其中,以技術開發、諮詢、服務方式轉化科技成果435項,契约金額達1.46億元;以技術轉移、許可、作價投資方式轉化科技成果51項,契约金額4000多萬元。

“我們通過一系列舉措提升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性,比如,進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賦權制度改革,明確將成果轉化淨收益的95%分配給完成人,絕大部分成果轉化收益歸於科研團隊。對成績顯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能力突出的人員還給予適當激勵。”海南大學科學技術發展院副院長陳海明表示。

良好的科研環境,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要素。海南大學統籌科技特派員、科技小院、校地研究院等力量參與科技成果轉化,强化從知識產權申請評估、產權保護、談判議價到科研轉化全過程管理和服務,同時充分發揮產業科技體系作用,有效降低科技成果轉化市場風險。

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海南大學探索打造深度融合、互促共生、共建共贏的科技成果轉化“共同體模式”,通過校企政共建科技小院、校企協同創新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實現“陪伴式”服務,與企業科研人員共同研發,成果轉讓後企業無需進行二次驗證,可直接應用或推廣。

下一步,海南大學將新增促進創新成果應用的場景和市場供給,强化成果轉化在機构、團隊、個人績效考核、研究生名額分配和職稱評審等方面的比重,建立健全動態調整的科技成果轉化負面清單制度和盡職免責機制,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科技成果轉化和社會服務隊伍。

(本報海口4月21日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