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中國大獎賽三天近20萬人次現場觀賽外地外國觀眾占八成

上海 31℃ 0
摘要:

  記者陳華

  暌違四年,上海再迎F1中國大獎賽——賽事迎來20歲生日,首位中國F1車手、上海小囡周冠宇也首次迎來主場比賽。這個週末,“F1中國大獎賽”成為全城熱詞——不管是前往上賽場讓耳朵過一把發動機轟鳴的癮,還是在電視機、手機等大小荧幕前觀賽,全球數以億計的觀眾、網友通過F1中國大獎賽和周冠宇的表現,得以領略上海這座城市對外展現的品牌形象、感受中國新生代的自信和力量。

  火爆背後是時間積累

  作為世界三大體育賽事之一的F1,自帶無盡魅力,吸引全球車迷的目光。今年是F1中國大獎賽20周年,也是這站比賽自2019年作為F1歷史第1000站比賽之後再次回歸。數個“首次”為這場盛宴增添了多個亮點:中國首位F1車手周冠宇在主場迎來首秀、全新引入的衝刺賽等,都令賽事備受矚目。這個週末,來自全球各地的車迷彙聚嘉定,帶著對賽車運動的熱愛與期待,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根據賽事舉辦方的票務數據,F1在上海的三天賽事,將有近20萬人次到場觀賽。從門票銷售情况看,近20萬人次購票觀眾中,境外觀眾占10%。上海地區以外的觀眾占總人數的80%,這一比例創20年來最高紀錄。

  上海久事體育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亦斌認為,今年F1賽事的火爆,除了諸多“首次”加持之外,也和消費心理有關,“中間停辦了四届,這次恰逢20周年,囙此大家的需求忽然爆發。”不過在記者看來,今年F1的火爆,其實更多是時間積累的水到渠成。

  來自昆明的車迷小閔,這個週末帶著兒子到上海觀看F1。十多年前,她多次陪母親來上海觀賽,“一開始我還小,不太懂F1有什麼好看的,但媽媽認為這就是上海獨一無二的魅力——在中國,只有到上海才能看到頂級的F1賽事。現在我當了媽媽,也帶著兒子來繼續支持法拉利車隊。”

  這也是F1在中國深入發展的縮影——20年16次賽事,在上海舉辦的F1中國站已經積累了相當龐大的車迷群體。2004年首届賽事吸引了26萬人次觀眾,這個紀錄至今未被打破。但相比當初絕大多數看熱鬧的觀眾,如今走進上賽場的車迷往往是第一代的車迷帶著下一代繼續參與,在上海觀看F1成為他們的一種愛好傳承。

  產業背後是文化沉澱

  作為世界上商業價值最高的運動之一,F1賽事中的賽車車身塗裝的每一個LOGO,都代表著贊助商的真金白銀。在全球頂級賽事體系中,不管是贊助價格還是比賽的門票,F1都是以“貴”著稱。明明那麼貴,為啥車迷們搶著買單付費觀賽?在記者看來,F1賽事是體育產業、汽車產業的跨界融合。F1中國大獎賽能吸引近20萬人次的參與,根源是逐漸形成了自身的體育文化。

  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提出,體育產業可籠統分為兩種:一種是看得見的體育實物,如球鞋等體育裝備;另一種是沒有實體的體育服務,如買票觀賞一場精彩的網球賽事、身體力行參與一次馬拉松賽事等。她認為,體育產業最終建立在體育運動文化這個基礎之上。體育消費的一個鮮明特點是消費者忠誠度高,這種黏性為體育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依託。

  經過20年的發展,全國湧現出一大批肯為“熱愛”買單的鐵杆車迷,形成了獨特的中國車迷文化。同時,參與F1的全球車隊、贊助商等,也十分看重上海這座城市背後代表的中國新興市場。由此,F1為上海帶來客流消費的效應十分明顯,餐飲、娛樂、交通、住宿、旅遊等方面的消費需求尤其旺盛。

  2023年,有129萬人次現場觀看在滬舉辦的國際國內重大賽事,帶動消費37.13億元,相關產業拉動效應達128.64億元。今年,上海將舉辦175項國際國內體育大賽。F1的火爆,也是上海體育消費不斷增長、體育文化不斷沉澱的一個縮影。

  賽事背後是城市形象

  都市是體育的賽場,賽事是都市的秀場。像F1這樣的高水准國際體育賽事,是上海這座大城市的一張重要名片。上海正在打造國際體育賽事之都,也在邁向全球著名體育都市,這就需要注入更多國際化、專業化元素。

  體育賽事促進著人流和商流的不斷集聚,體育也正在成為傳播城市形象、展現都市特質的重要視窗。“體育賽事可以全方位展示上海的軟硬體設施和城市管理水准,同時通過賽事舉辦也體現上海的賽事組織水准和專業化管理水准。”上海體育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劉東鋒表示。

  大型賽事的成功舉辦可以被視為主辦都市實力與發展水准的標誌。劉東鋒曾與同事合作,對F1中國大獎賽的英文新聞報導進行分析,研究大賽對主辦地城市形象的影響。研究發現,除賽事實況和成績的報導外,有9.8%的報導會關注上海的產業和科技發展,5.1%的報導關注上海商業、經濟、旅遊方面的內容。這些報導中,態度中立的占一半以上,態度正面的約占36%——整體上,舉辦F1賽事,對上海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全球傳播起到了促進作用。

  全球著名體育都市的評估標準是什麼,哪些全球著名體育都市值得上海學習借鑒?據悉,對於“體育都市”,全球有三大評估機构:英國SPORTCAL公司GSI排行榜、SportBusiness排行榜、美國博雅體育國際體育都市排行榜。“現時公認的五大全球體育都市分別是倫敦、紐約、東京、巴黎和洛杉磯。”劉東鋒表示,這五大都市也是全球都市排行榜上的佼佼者。

  “從這個意義上說,體育與都市的發展相輔相成。”劉東鋒認為,現時,上海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基礎,二是高端。“從未來的發展方向來看,首先,要厚植羣衆的體育基礎,促進體育的社會化和生活化;其次,要大力發展職業體育和體育產業;最後,進一步構建合理的體育賽事體系,打造世界一流的體育賽事制度。”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