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路徑提升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水准去年全省革命場館和舊址等接待觀眾3000餘萬人次

四川 47℃ 0
摘要:近年來四川充分利用革命博物館、紀念館、烈士紀念設施、革命舊址等紅色資源,在保護好革命文物的同時精心設計展覽陳列、打造研學及紅色旅遊線路,讓革命文物在提供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精神動能的同時,賦能文旅融合發展及鄉村振興。

2023年,四川全省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革命舊址等,接待觀眾3000餘萬人次。4月12日,記者從在廣元市蒼溪縣舉行的全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現場會上獲悉,近年來四川充分利用革命博物館、紀念館、烈士紀念設施、革命舊址等紅色資源,在保護好革命文物的同時精心設計展覽陳列、打造研學及紅色旅遊線路,讓革命文物在提供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精神動能的同時,賦能文旅融合發展及鄉村振興。

在保護基礎上講好“紅色故事”

四川183個縣(市、區)均有革命文物分佈,全省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932處、備案革命類博物館紀念館132家,不可移動長征文物、長征主題博物館紀念館數量居全國第一位。

革命文物如何保護好、展示好,讓革命文物凝結的紅色文化潤物無聲?

重大專案規劃先行。記者瞭解到,《四川省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專項規劃》初稿、《川陝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工作規劃》等已編制完成;四川長征文物保護利用聯盟成立,川陝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建設同步推進。近年來,僅四川爭取的1.94億元中央彩票公益金,就支持了61個革命老區革命博物館紀念館實施展陳或整體提升項目。

展陳提升讓革命文物“活”起來。記者在梓潼兩彈城看到,當年被拆除的舊址院部大樓門窗等已恢復原貌,漢江醫院門診大樓、檔案館等舊址已修舊如舊,文物覈心區建築的保護修繕已全部完成。

在鄧稼先舊居、“兩彈元勳”雕像廣場等場所,均有詳實的資料、圖片、實物模型等豐富的展陳,老一輩科學家們的無私奉獻精神跨越時空撲面而來。

江姐故里紅色教育基地既有江姐故居,還有紅梅雕像廣場、江姐劇場、江姐故居陳列館等。觀眾既可沉浸式觀展緬懷,看原創音樂劇《紅梅花開》等演出,還能買到以“紅梅”為主題的文創產品。

宜賓市趙一曼紀念館新增的多媒體展示場景多達12處,觀眾留言“現在的革命場館更懂得講好故事”。

賡續紅色基因賦能文旅發展

在保護革命文物、弘揚革命文化的同時,能否賦能文旅融合、融入鄉村振興,為改善當地民生探索新路?

蒼溪縣黃猫埡鎮,是1934年紅四方面軍反“六路圍攻”黃猫埡戰役的發生地。2022年以來,黃猫埡戰鬥遺址群探索連片保護、整體展示、融合發展,不僅重點文物得到修繕展示,周邊環境和道路體系以及景區配套都得以整治提升。如今,這裡不僅是人們重溫革命歲月之地,也是觀花摘果體驗農林風光之地。

“以前鎮上居民主要外出打工,現在陸續回鄉開起農家樂。”蒼溪縣文化旅遊和體育局局長莫冬明介紹,僅今年以來,黃猫埡戰鬥遺址群所在的景區就接待觀眾和遊客30餘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000餘萬元。讓文物保護賦能地方經濟建設,很多革命文物遺址、紀念館進行了不同探索。

兩彈城的紅色旅遊除參觀外,涉及演藝、餐飲、文創等多個方面,它還與周邊的七曲山景區聯動發展。2023年,兩個景區接待觀眾超過138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達1.81億元。

瀘州市古藺縣是中央紅軍長征入川第一縣,留下大量紅色遺跡。古藺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費易介紹,近年來古藺針對二郎紅軍街、雙沙總司令部等紅軍駐地舊址進行保護修繕,古藺縣紅軍長征四渡赤水博物館進行了展陳提升,僅太平古鎮去年就接待遊客92.5萬人次,旅遊收入4625萬元。

“事實證明,革命文物保護不僅能為大家提供精神動能,也能為地方百姓致富奔康提供資源。”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革命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劉祿山表示,四川革命文物點比特多、類型複雜、分佈廣,雖然新增了保護壓力,卻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紅色資源。要繼續加强研究、深挖革命文物蘊含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繼續加强內容建設,創新展陳管道,打造鄉村紅色微景觀,並推動革命文物與鄉村振興、旅遊提質、老區發展等相融合,為增進民生福祉助力。(記者吳曉鈴)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