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一季度智慧軟體產業區稅增長超26%

上海 31℃ 0
摘要:

  記者周楠通訊員丁婉星

  2024年一季度,普陀區重點產業智慧軟體產業實現區稅超4億元,同比去年增長26.81%,在普陀重點培育的四大產業中穩居龍頭。

  千萬級項目興感電晶體也於今年一季度作為重點專案同步落戶普陀。作為一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精度電流感測器晶片開發公司,其落戶不僅為普陀區智慧軟體產業發展注入了高品質新子,更暗藏著區域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路和實踐。

  延續長板不斷借力

  軟件和資訊服務業是發展智慧軟體產業的重要基礎,經過多年發展積澱,普陀區在軟件和資訊服務業創新平臺、創新企業等資源上積澱了一系列先天優勢。在數位文娛與廣告、數字生活、數位化服務等方面,餓了麼、收錢吧、利歐集團、謙瑪網絡等一批有影響力的行業頭部企業紛紛落戶普陀。

  有了先天的基礎,產業培育如何做才能兼顧發展的質量和速度?普陀區科委作為智慧軟體產業的牽頭培育組織,產業專班堅持一手“延長板”、一手“育新機”。

  縱觀普陀區智慧軟件企業庫,龍頭企業的牽引作用很顯著。不斷延續長板,是區域產業培育的“借力智慧”。普陀區智慧軟體產業專班以大企業為基點,不斷做大“企業系”。以區內智慧軟件龍頭企業波克集團為代表,形成了波克系企業。2023年,波克系企業稅收實現18.93億元,同比增長16.82%。上海正向數位化技術研究院就是波克系新設企業之一。研究院聚焦發揮遊戲正向價值,探索遊戲產業可持續發展路徑,連結科研、教育、公益、文旅等行業夥伴,賦能並孵化“遊戲+”產品,在鄉村振興、數實結合等方向進行創新實踐。

  為新賽道招引“新夥伴”

  隨著5G、大數據、元宇宙等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推動,不同產業資源相互滲透重組,跨界融合成為產業發展的顯著趨勢之一。除了引導傳統企業佈局新賽道,普陀還為新賽道建設招引“新夥伴”——綜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新落戶普陀的青島海納雲數位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將依託其“海納雲數位孿生開放平臺”為普陀城市建設構築數位孿生基底。據悉,該平臺可廣泛應用於智慧園區、智慧社區、智慧樓宇、智慧工地等場景,將樓宇、園區、市政運維、都市治理等從二維空間轉化到三維世界,實現都市全息全域的動態視覺化感知。

  而這一項目除了賦能都市數位化轉型,還聯合了上下游產業帶動相關企業超百家,服務輻射區內相關企業超千家,賦能區域金融,銀行、元宇宙場景應用企業效能提高、利潤新增,成為拉升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增長點。

  “新夥伴”日益集聚。日前,普陀區已成立元宇宙產業聯盟。來自上海電信、上海移動、上海聯通、上海鐵塔、新國脈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國企行業龍頭,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前沿技術研發高校,以及區內元宇宙企業等20家組織成為聯盟首批成員,共同聚焦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和虛擬實境等前沿技術,建立技術創新的集聚中心,推動技術成果在元宇宙領域應用轉化。

  找准個性特色賽道

  為了防止新賽道內出現投資紮堆、產能過剩的情况,普陀區智慧軟體產業專班在共性中尋找個性,最終選定了“網路安全”的特色賽道。普陀區科委主任李文波介紹,聚焦網路安全中的集成電路晶片安全,區科委針對區內集成電路研究平臺所在的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設定集成電路專項政策。

  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是新型研發機構,在這裡實施“三不機制”,即:不明確機构規格、不核定事業編制、不受崗位設置和工資總額限制。“新機制給了我們更多探索的可能性,以及寬鬆的科研環境,這有利於開展科研,更能體現專業性。與此同時,我們積極探索有效應對資金來源不確定性的運行模式。”中心主任王有强介紹。

  普陀區科委為中心量身定制的專項政策,為這一體制機制創新機构進一步煥發“科創策源力”,助推顛覆式創新打下了一針“強心劑”。

  根據這一專項政策,普陀區將從支持產業集聚培育、支持產業創新發展、支持產業生態打造、支持產業人才引育等四個方面共21項條款對集成電路企業給予50萬元到500萬元不等的資金扶持。2023年,這裡已連續成功引育了20餘家高水准科創企業進駐。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