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海華
儘管地處外環外,往南已靠近申嘉湖高速公路,但在恩凱賽藥董事長肖衛華看來,企業所處的張江細胞與基因產業園,是一個“生態”很不錯的園區——不僅推窗見綠,打開門就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這裡是中國最具創新活力的細胞與基因產業集群,集聚了近百家上下游企業。這裡不僅誕生了國內最先上市的兩款CAR-T細胞藥物,還有一批細胞和基因藥物處於不同臨床階段,且不乏“首個”“首創”。截至目前,全國已準予的細胞和基因藥物臨床試驗項目中,來自張江細胞與基因產業園的項目約占上海的60%、全國的1/4。
競爭全球首個NK細胞藥物
今年1月,恩凱賽藥獨立研發的一款治療卵巢癌的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注射液,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臨床試驗許可,為國內首個。
什麼是NK細胞?“它像是人體內的警詧,24小時巡查,反應敏捷,隨時隨地可以執法,以維持人體正常運行,是一種天然免疫細胞。”肖衛華給記者打了個比方。NK細胞1975年才被發現,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一款上市的NK細胞藥物,美國有十多個相關產品正處於Ⅰ期或Ⅱ期臨床試驗。“在這個賽道,我們也有潜力競爭第一個上市藥物。”肖衛華說。
這樣的自信源於30年的科技積累和行業佈局。企業創始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田志剛的團隊早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就創建了我國首個免疫治療專門機构。他們在全球最早提出了同種異體NK細胞的臨床應用價值,相比CAR-T細胞藥物需要患者自體回輸,NK細胞的優勢在於不僅可以異體移植,而且可以液氮儲存,猶如貨架上的商品,大大降低了患者後期的用藥成本。近10年來,他們在以NK細胞為關鍵字的全球SCI論文數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今年2月底,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受理了恩凱賽藥另一款NK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適應證包括消化道腫瘤、結直腸癌、肝癌和胃癌等廣譜實體癌種。
在肖衛華看來,不超過三五年,NK細胞療法將迎來一個蓬勃發展期。
好生態讓企業更快組建研發團隊
距離恩凱賽藥大樓不遠,步行幾十米,就是優替濟生大樓。
今年3月,憑藉新一代CAR-T科技,優替濟生在上海市產業技術創新大會暨首届未來產業之星大賽上獲未來產業風雲獎,是唯一一家藥企。近期,優替濟生一款正處於注册臨床試驗的CAR-T細胞藥物,將對第一個病人進行自體回輸。
這一科技究竟新在何處?“除了在體外給患者的T細胞裝上一個CAR,相當於裝了一個導航儀,精准找到癌細胞之外,我們還安裝了一個獨家專利技術的‘共刺激分子’,它可以啟動患者體內不同的免疫細胞,協助T細胞一同殺死癌細胞,從而實現利用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症。”優替濟生首席執行官宋曉東告訴記者。
現時全球已上市的CAR-T細胞藥品都集中在血液腫瘤的治療上,對於占腫瘤90%以上的實體瘤卻遲遲沒有進展。“與治療血液腫瘤相比,治療實體腫瘤首先需要克服其特有的腫瘤微環境和腫瘤異質性兩大難題。我們研發的‘共刺激分子’一方面可以啟動患者體內的其它免疫細胞,另一方面進一步增強CAR-T藥物在患者體內的擴增、存活和對實體腫瘤的浸潤能力,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患者的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來攻克實體腫瘤。”宋曉東說。
當下,由國家衛健委監管的“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大大加速了國內細胞藥物的研發。全球正在開展的CAR-T臨床試驗中,中國數量最多。
優替濟生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世界知名細胞工程實驗室的科學家團隊和美國強生的科學家聯合創辦。“我們去過不少園區,當時只有張江具有細胞產業園的規劃,看得出張江對細胞藥物產業的深入瞭解和佈局。”談及為何選擇張江,宋曉東也不約而同提到了“生態”,張江是生物醫藥人才高地,企業可用最快時間建成優秀的研發團隊。
未來規劃近1000畝產業發展空間
穿行在張江細胞與基因產業園,可以感受到這裡與國際最前沿接軌的“律動”。
不到一年前,全球首款糞便微生物藥物在美國獲批上市,這是一種“以菌治菌”的新療法。今年1月,園區企業和度生物針對代謝罕見病苯丙酮尿症的新藥完成了“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試驗結果顯示,其在安全性和藥效方面均有不俗表現,是基因工程菌領域的一款優秀候選藥物。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被視為實體瘤治療的“黑馬”,因為其來自患者的免疫系統,無需進行基因改造,且腫瘤識別率較高。作為國內首個獲批注册臨床試驗的TIL療法,園區企業沙礫生物自主研發針對宮頸癌的一款注射液,不久前進入關鍵的Ⅱ期臨床試驗。
現時,張江細胞與基因產業園集聚了上百家產業鏈相關企業,實現細胞存儲、研發、製造、應用、裝備全產業鏈覆蓋。
為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園區“搭台”企業“唱戲”。張江集團與恩凱賽藥共建張江免疫細胞科技公共服務平臺,致力於打造免疫細胞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優替濟生的部分動物實驗正是在這裡完成。
除了吸引紅杉中國智慧醫療基因組學孵化器、和元生物基因治療賦能創新中心落戶,園區還在推動上海市病毒研究院的落地,籌建細胞與基因產業“創新綜合體”,籌謀著為初創企業提供一站式功能服務平臺。
為推動產研醫對接,園區先後與瑞金醫院、上海九院、仁濟醫院等達成戰略合作。為促進產業上下游互動,已連續4年舉辦張江細胞與基因產業國際峰會。
16萬平方米的張江基因島去年投入運營,未來還將規劃近1000畝的細胞與基因產業發展空間。
如今,肖衛華每週都在合肥和上海之間往返,不知疲倦。“這是我後半輩子最重要的事情。”對於細胞藥物的未來,他充滿信心。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