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中國光大環境集團、北京控股環境集團、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杭州環境集團……今年以來,20多家環保領域中字型大小、國字型大小“巨頭”頻頻走進位於南通市通州區東社鎮的一家民營環保企業——江蘇樂爾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參觀,所為何事?
“都是來看它的!”4月10日,在樂爾環境車間一角,公司綠材事業部總經理羅應樹向記者現場揭秘道。乍看之下,眼前這條不到兩層樓高、占地1500平方米的大型設備線並無奇特之處。“簡單說,它能將飛灰吃幹榨盡,吐出再生資源。”羅應樹進一步向記者解密道。
飛灰,生活垃圾焚燒殘留物,其中含有二惡英、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現時,國內外對飛灰處置以先固化、後填埋管道為主。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現時已建成964家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年產生飛灰近1000萬噸。
“填埋處置飛灰,存在兩個弊端。”羅應樹介紹:一是佔用土地資源多,1000萬噸飛灰經固化後體積增至約1250萬立方米,相當於一年填平兩個玄武湖;二是存在一定隱患風險,如果處置管理不當,將造成環境危害,污染土壤、地下水等,危及人類健康。
徹底解決以上兩大難題,同時實現飛灰的資源化利用,今年1月20日,正是一條與此有關的消息轟動了“環保圈”。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組現場鑒定,我國首條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飛灰協同制棉產線,實現二惡英去除率大於99.99%,重金屬浸出率遠低於國標限值,氯離子去除率大於98%,產出A1級高品質岩棉,以高分通過環保及質量檢測。
中國環科院固體所研究員、飛灰污染控制規範編制專家閆大海表示,樂爾環境的這套飛灰協同制棉科技和設備,破解了飛灰資源化成本高、產出小的難題,示範線的連續穩定運行進一步證明科技的可行性。
利用飛灰制陶、制水泥、制玻璃碎渣等,都因成本高、能耗大、產出不穩定等,難以普及推廣,國內外均未能有效解決飛灰資源化利用難題。
記者在飛灰協同制棉產線末端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出棉系統進行自動化改造,不遠處,岩棉以15公斤一袋為組織,堆成了約兩人高的“小山頭”。“路徑是有的,目標也很明確,進一步降本增效。”羅應樹站在產線前,用手比畫著飛灰制棉過程:1噸飛灰被吃進去,經過水洗、熔融、進料、蒸發、結晶等工序,產出1噸岩棉以及氯化鉀、氯化鈉、石膏等副產物,較現有工藝降低40%左右耗電、耗水成本,同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2噸。
樂爾環境是國內飛灰固化處置領域龍頭企業,全國市場佔有率25%,為400餘家垃圾焚燒發電廠服務,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兩年,投入5000萬元,研發飛灰資源化科技、設備,結果是砸掉自己的飯碗,為什麼?”記者問道。
樂爾環境董事長徐亞軍沒著急回答,而是翻出一疊政策檔,攤在記者面前: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四部委發佈《關於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提高焚燒飛灰資源化利用能力;浙江省明確提出到2025年危險廢物“趨零填埋”;按照國家、省“無廢都市”建設要求,南通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綜合利用率將在2025年前大幅提升至30%……
“風向變了,船就要及時作出調整。”徐亞軍說,樂爾環境的目標是成為國內飛灰資源化利用首屈一指的“新質生產力”。公司雖已獲得數百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證書,但沒有一項是不能被超越的,與其等著被人超越,不如主動突破自己。最近,公司研發室、化驗室都在加班加點,進一步優化水洗工藝,爭取每噸飛灰制棉耗水量從1∶1.2减少至1∶1,把標準再提高一點,讓能耗再降低一點,為年內設備定制產出做足準備。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