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熱愛科學的“心”跳動起來上海市實驗學校東校打造一系列AI學習場營造沉浸式環境實踐AI設計

上海 25℃ 0
摘要:

  記者龔潔芸

  本期嘉賓:上海市實驗學校東校校長仇虹豪

 連貫課程激發興趣提供“沃土”

  記者:人工智慧特色教育是從什麼時候走進上海市實驗學校東校,又是怎樣走近學生的?

  仇虹豪:我們學校是浦東新區的“智慧校園”,也是浦東新區人工智慧與程式設計教育項目實驗校,同時又是基於大數據的智能化精准教學實驗校和上海市項目化的實驗校。建設人工智慧課程,我們是在之前積累的基礎上再往前走一步,進行的新探索。

  我們在校園裏設定了AI學習場,因為學生的學習是要和學習場所、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結合在一起的。我們在學校裏打造了智慧生態園、AI視覺實驗中心、AI體驗長廊、AI程式設計教室和AI+元宇宙探究學習中心,通過AI互動體驗設備,營造了沉浸式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親身體驗AI科技,動手實踐AI作品設計,探索AI背後的原理,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想像力,培養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

 記者:在九年一貫制的學校裏打造人工智慧課程,開展特色教育,有怎樣的優勢?

  仇虹豪:因為有九年的時間,我們在人工智慧課程設置方面,就會有連貫性,幫助有興趣、有天賦的孩子用更多的時間深入學習和研究。我們的小學國中一貫制課程分為三大類:側重於體驗感悟的基礎課程、基於真實問題解决的進階課程和注重應用的創新人才培養實驗課程。

  不同層次的課程對應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培育他們的創新精神。從大班化基礎課到選修的社團課,這些孩子從有興趣到帶著課題探索、實踐和反覆運算形成作品,然後解决生活中的真實問題。

 真實場景下拋出異想天開“問題”

  記者:學生的創新素養難能可貴,我們是怎麼培育的?

  仇虹豪:在我看來,人工智慧特色教育,應該不僅僅是教學生人工智慧,還要引導學生用人工智慧去創造,還要培養他們面向未來解决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結合了學校的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把真實場景留給學生,並拋給他們一些異想天開的“問題”,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去解决。

  有時候,這些問題在我們看來也是很難的,但讓我們沒想到的是,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們有非常高的熱情,也有主動性。

  學校裏有一個生態園,裡面有許多各種各樣的植物,我們開發了《會說話的植物》項目,運用微信掃碼讓這些植物“開口說話”,那我想,在ChatGPT背景下,能不能用AI給同學上一堂植物課?在此基礎上,能不能有進一步新的探索?在孩子們的奇思妙想下,他們設計了語言識別的“植物百科”系統,不僅可以播報植物的名稱、科目,介紹它們的花期、象徵意義,還能進行交流互動。

  又如,學校圖書館裏的圖書管理員鮑老師是一比特聽障人士。孩子們在借書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交流困難的問題。我們老師就問人工智慧試點班的學生:能不能做一個手語翻譯系統,幫助鮑老師和同學溝通?孩子們聚在一起,開發了一款手勢識別系統,這個系統通過識別簡單的手勢幫助鮑老師更好地和同學們進行溝通。

  記者:我聽說您也是一比特“天馬行空”的校長,經常給孩子們出題?

  仇虹豪:給孩子們出題、佈置任務是為了讓他們覺得:我能參與其中,我能用我所學的知識和我的嘗試體現我的價值,這對啟發、鼓勵孩子是很重要的。我總在想,萬一我的一些“想像”真被孩子們實現了呢?

  我們馬上要迎來建校紀念日了。我給孩子們安排了幾項任務:學校校史陳列館裏的展品,能否配上數位化、智能化的AI講解員?學校裏的特色景觀,能否也用人工智慧、機器人為來賓進行講解?他們目前正在努力,一起解决這個問題。

  小學國中階段,是為學生種下科學“種子”最好的時期。科學教育不是簡單教授知識,而是多種能力的培養,這就是難能可貴的科學“素養”。希望我們能為孩子們提供這樣的環境和土壤,放手讓他們去嘗試,讓他們那顆熱愛科學的“心”跳動起來。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