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看“科技”與“思想”“藝術”如何緊密相連AI賦能為網絡視聽提供新質生產力

四川 28℃ 0
摘要:國內首部文生視頻AI系列動畫片《千秋詩頌》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電視劇《清明上河圖密碼》中八大場景應用到虛擬拍攝,數字人“厘裏”參演真人劇集《异人之下》……第十一届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科技”與“思想”“藝術”越來越緊密地被綁定在一起,同時被嘉賓們所討論。


新技術與精品節目展現場,觀眾體驗人機互動的雲遊戲。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何海洋攝

國內首部文生視頻AI系列動畫片《千秋詩頌》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電視劇《清明上河圖密碼》中八大場景應用到虛擬拍攝,數字人“厘裏”參演真人劇集《异人之下》……第十一届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科技”與“思想”“藝術”越來越緊密地被綁定在一起,同時被嘉賓們所討論。

而在眾多“科技熱詞”中,熱度最高的無疑是AI(人工智慧)。第十一届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新技術賦能網絡視聽產業發展”成為嘉賓們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其中AI也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越來越深入地影響到行業發展的方方面面。

科技賦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只有不斷培育和發展新的生產力,才能跟進新時代步伐,保持生命力和活力……”在3月29日舉行的“新技術賦能網絡視聽產業發展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科技司副司長苗勃表示。

“AI+網絡視聽”,被不少嘉賓提到。“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慧科技體系取得突破性進展,其生產內容包括文字、音訊、視頻等多種形式,可極大提高創作效率、突破傳統局限,為網絡視聽創作提供前所未有的新工具與新機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瀋陽認為,當下要積極應對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讓AI成為網絡視聽行業的新質生產力。

復旦大學教授、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肖仰華同樣認為,應當推動AI健康發展,打造網絡視聽產業新質生產力。他表示,網絡視聽成為人工智慧新技術加速應用的覈心場景,圍繞影視劇、短視頻、網路直播等視聽形態,已湧現出諸多人工智慧創新應用案例。

這樣的案例,在四川也不鮮見。例如,紮根於成都高新區的行者AI,就專注於人工智慧在智慧教育和遊戲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像AI音樂教育平臺,既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服務,也能為教師提供個性化的教學資源。”行者AI創始人兼CEO尹學淵介紹。

AI賦能網絡視聽的廣闊前景,讓前來成都的不少嘉賓在會場“頭腦風暴”之外,也在尋求與本地行業資源產生更緊密的連結。

“成都是具有人才優勢的都市,具有AI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南京矽基智慧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孫凱說,希望有機會與成都同行合作,共同探索、實現AI賦能應用的落地。

AI+傳統文化,打開更多想像空間

近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備受關注。2024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動畫電影《長安三萬裏》中的李白與西安市夢幻聯動,AI科技實現二者跨越千年的雙向奔赴。隨後不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國內首部文生視頻AI系列動畫片《千秋詩頌》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

“AI+網絡視聽”的產業潜力有多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技術部副牽頭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陳格平給出一組數據:《千秋詩頌》上線後,首播6集累計觸達電視觀眾9400多萬人次,收視率在所有上星頻道動畫片中位居第一。

在本届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也有一些嘉賓認為,AI領域持續的技術進步和創新應用,將給中國傳統文化題材尤其是幻想類題材的表達,打開更多想像空間。

“作為一個剪輯師,我覺得科技是影視創作中很重要的環節。如今出現了AI等新技術,讓我很興奮。”在電影導演、剪輯師許宏宇看來,網絡視聽從業者可結合新的科技對中國文化元素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和表達,打造出更多類型的、新鮮的作品。(記者餘如波

标签: 新質生產力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