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組數據描畫出四川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的向上軌跡“天府糧倉”景更美稻更香

四川 28℃ 0
摘要:歲末年初,四川交出年度“三農”工作高分答卷——去年,全省糧食產量718.8億斤,創26年來新高;活豬、菜油等15種農產品產量居全國首位;共計投入各級銜接資金超過310億元,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能。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届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勉勵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走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道路,你們是先行者,要把這個路子蹚出來。要繼續推進共同富裕,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殷殷期許,也激勵著巴蜀兒女。去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強調,要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全省上下牢記囑託,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以農業農村的高品質發展不斷夯實四川現代化建設根基。

歲末年初,四川交出年度“三農”工作高分答卷——去年,全省糧食產量718.8億斤,創26年來新高;活豬、菜油等15種農產品產量居全國首位;共計投入各級銜接資金超過310億元,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能。

糧食產量創26年來新高

“畝產863.4公斤!”去年8月28日上午,農技人員公佈水稻測產數據後,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爆發出一陣歡呼聲。在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准“天府糧倉”開局起步之年,永豐村重繪當地高產紀錄。

2023年秋天,蜀鄉大地傳遍豐收的喜訊。在樂山市夾江縣,水稻新品種“川康優6308”交出畝產830公斤的優異成績;在凉山州德昌縣,袁隆平“超級稻”創造單季畝產1251.5公斤的世界紀錄……不斷重繪的單產,支撐起“天府糧倉”多裝糧的扎實底座。

高產源自於責任擔當。早在去年初,四川就將年度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任務分解下達至基層,明確完成情况納入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

高產源自於守牢建好天府良田的“攻堅戰”。去年初開始,聚焦穩數量和提質量,四川一手落實“長牙齒”的硬措施嚴守耕地紅線,一手全面啟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全省去年建成高標準農田425萬畝,位居全國前列。

良田更要糧用。在糧食產量“11連冠”的達州,把“大春必須種糧”作為硬性規定寫進土地流轉契约。

高產更來自良種、良法、良機的有機結合。2023年,四川首次發佈17個糧油作物當家品種。在5.8萬名各級農技人員帶領下,“稻—藥”“稻—菜”等糧經統籌耕作模式不斷湧現。伴隨著天府良機館去年10月首次亮相四川農博會,更契合四川地形地貌與實際需求的農機農具加速研發推廣。

把良種、良法和良機作用放大,離不開良策護航。去年,四川在提高種糧大戶補貼的同時首次分區域執行。其中,成都平原地區種糧大戶補助標準提高到每畝90元,丘陵山區提高到每畝100元,帶動農戶多種糧、種好糧積極性持續攀升。

數據為證,2023年四川糧食產量達718.8億斤,創26年來新高。畝產達374.1公斤、同比新增12公斤,增幅居全國第二比特,位居13個糧食主產省份首位。

15種農產品產量居全國首位

“去年,全省活豬出欄6662.7萬頭,居全國第一位。”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一組數據引起媒體的關注。

獨佔鰲頭的不僅是活豬。放眼全國農業版圖,四川共有晚熟柑橘、茶葉等15種農產品產量穩居全國首位。這不僅讓四川在今年初的“農業大摸底”中賺足熱度,也成了做好“土特產”文章的縮影。

2023年,四川聚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農業强省目標,持續優化農業產業佈局,做大做强做優生猪、茶葉、糧油等“川字型大小”特色優勢產業。特別是全力提高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准,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强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增强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培育“土特產”的載體更加明確。去年,四川正式啟動“天府糧倉·千園建設”行動,推動項目、資源、資金等農業產業發展要素優先向產業集群、現代農業園區、產業强鎮聚集。全年,全省新創建國、省級農業園區95個、產業集群21個、產業强鎮66個。在此基礎上,全省佈局建設國家級和省級特色產業集羣30個、現代農業園區1500個以上。

在雅安,隨著配套設施的完善,天全縣水產現代農業園區先後吸引四川潤兆漁業有限公司等魚子醬龍頭企業入駐。去年,園區產出的魚子醬超過60噸,占全球12%以上。

2023年,以產業集群、現代農業園區、產業强鎮為載體,四川持續加快推進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同構,川猪、川糧油、川菜、川牛羊等“川字型大小”特色農產品產業鏈、價值鏈和品牌鏈不斷延伸,產值穩定在千億元以上,產業融合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能

“分紅啦!”2023年11月18日,趕在彝族年到來之前,凉山州昭覺縣懸崖村村民聚集在一起,分享這一年全村油橄欖、山羊產業發展的成果。

兩個月後,綿陽市北川縣曲山鎮石椅村公佈該村2023年成績單:全年接待遊客超40萬人次,村民人均收入達6.7萬元,創下新高。

從懸崖村到石椅村,一張張笑臉見證了2023年四川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的成果。

成果彰顯力度空前。去年,四川共投入各級銜接資金超過310億元,全省實施補短板、惠民生、促發展項目2.1萬個,實現脫貧人口務工就業235.5萬人,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個底線。

力度,體現在鄉村更宜居更宜業更和美。四川將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為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抓手,去年全年啟動1000個省級示範村和100個精品村創建,旨在讓更多鄉村具備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更多村民享受優質的公共服務。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離不開人才和生態等領域振興。去年,全省培育農民合作社理事長等六類鄉村“頭雁”1000人。借助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截至去年底,全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3%,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有效處理率分別達98%和65.6%。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也離不開更加和諧的鄉風文明。去年初,借助文化强省建設,四川開展鄉村文化振興模範村鎮建設,同步啟動年度61個鄉鎮入選省級模範鎮(鄉、街道)和67個村入選省級模範村(社區)評選表彰。隨後,四川省首届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第三届“和美鄉村健康跑”示範活動陸續舉行。省政府正式公佈四川傳統村落名錄,同步明確1165個入圍古村落保護責任與開發紅線。

有顏值也有內涵,蜀鄉大地上,鄉村全面振興更多“很好的樣子”正在展現。(記者王成棟闞瑩瑩燕巧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