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於宜賓高新區的四川東磁新能源科技公司太陽能電池片生產車間內,各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一批將出口到歐洲的太陽能電池片正加緊生產。王宇 攝(視覺)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兩個數位引人注目: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
較之全國“新三樣”出口的優异表現,四川“新三樣”同向發力,2023年出口增長跑出46.7%的“加速度”。
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的“加速度”,動力何來?剖開“新三樣”“橫切面”,看到的是同樣的“足迹”:加快創新驅動轉型,憑藉新技術、新產品收穫競爭新優勢,培育產業新動能、綻放產業新氣象。
改變的格局:“新三樣”出口在新一輪熱潮中競速
每週都有新能源車出口業務,每月都會接到新的國外客戶訂單……2023年,成都正業佶祥平行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業務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全年完成整車進出口3000餘臺,其中新能源汽車占比達到35%,銷售總量和新能源占比均創下歷史新高。
“逐浪”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市場,成都速騅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蘇飛翔感受到這股浪潮下的激流奔湧:“在國外的餐廳,經常聽到有人在討論關於中國汽車出口的事情,我們拿下的5億元訂單,只是市場的九牛一毛。”
看好海外市場的成都大運汽車,在菲律賓、泰國建設新能源汽車組裝生產基地,以“整體+零件”的組合出口模式深入開拓當地市場。
過去這一年,閃耀國際市場的“四川元素”除了新能源汽車,鋰電和光伏領域也同樣成績亮眼:天齊鋰業持續鞏固鋰電資料出口業務世界領先地位;通威太陽能電池出貨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產品遠銷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四川“新三樣”正加速走向國際舞臺的中央。
快速增長的勢頭,進一步向上游的基礎資料輻射:成都海關資料顯示,2023年四川碳酸鋰、氫氧化鋰、鋰鎳鈷錳氧化物出口額分列全國第一、第二、第三位;四川鋰礦砂進口額同比增長63%,進口規模居全國第一。
“‘新三樣’賽道的火熱,成為四川外貿提質陞級的生動注腳。”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主任、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强認為,相關產業在全球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四川高端製造和服務業正成為四川外貿的新支撐點。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則表示,以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在國際市場中實現快速增長,體現了我國出口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這既順應了全球能源革命的潮流,也進一步凸顯了國內相關行業的競爭優勢、規模優勢、質量優勢和成本優勢,這些都為‘新三樣’在全球產業變局中站穩腳跟、夯實優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變的追求:“四川製造”堅定高品質發展方向
過去一年,“新三樣”無一例外面臨著全球行業領域的激烈競爭:光伏行業科技反覆運算加速,碳酸鋰供應量猛增,新能源汽車出口競爭日益激烈……
大浪淘沙,四川“新三樣”仍然保持高速增長勢頭:2023年,四川單晶矽、多晶矽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13.2%、104.0%,新能源汽車和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產量分別同比增長87.2%、30.4%。
透過現象看本質,世界大舞臺上,四川“新三樣”逆襲增長靠什麼?
有資源優勢奠定的堅實基礎——
當前,綠色低碳已成為世界發展主流。四川作為全國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和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釩鈦、鋰礦資源儲量豐富,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容量占電力總裝機比重已接近90%,具備明顯的碳排放優勢,為“新三樣”出海新增競爭力。
有創新驅動催生的市場機遇——
近年來,四川錨定高品質發展,以新型工業化為關鍵抓手,大力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在不斷完備的產業鏈與供應鏈體系中,持續推動“新三樣”產業轉型陞級。
企業的成長故事,折射出“四川製造”的前進軌跡:在太陽能電池行業的深度調整期,通威堅守自主研發,將太陽能上游資料高純晶矽的生產成本從每噸20萬元降到4萬元以內,以遠低於國際同類產品的價格優勢持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剛投產不久的時代長安宜賓工廠,從一開始就錨定創新技術的路線,眼下每一秒鐘就能產出一個電芯,工廠自動化率超95%,較傳統生產方式效率提升50%以上;“四川造”動力電池已佔據全國六分之一市場份額,而在5年前,這個數位還是“0”。通過“鏈主”企業强力帶動,動力電池產業在四川集聚成勢,從一棵“大樹”成長為一片“森林”,預計到2025年四川動力電池全產業鏈產值將超過5000億元。
企業、行業之變的背後,是發展管道、發展理念之變。眼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已成為四川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更高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新三樣”代表著產業發展的新方向,隨著創新引領作用不斷釋放,更多新產業將加速崛起,新的增長點將不斷湧現,為四川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記者陳碧紅寇敏芳)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