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程禕顧傑
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懷抱中,馬丘比丘遺跡靜靜矗立著。1977年,馬丘比丘會議提出“都市不是機器,而是一個有機體”學說,在都市學術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從早期的“機器”“有機體”,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出的“都市生命體”概念,隨著學界對都市的認識不斷深化,都市承載美好嚮往、托舉熾熱夢想的功能定位愈發清晰。對上海而言,讓生活其間的人感到幸福,已然成為城市建設的首要目標——
五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首次提出“人民都市人民建、人民都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市發展規律,為新時代人民城市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諄諄囑託音猶在耳,三個月前,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又強調,都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這一要求指引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探路先行。
人民都市的未來,就蘊含在探路者的一串串脚印裏。
向心之力
“都市一直在兩種力量的角逐之下生長。一種是向心力,它讓你懷揣夢想;另一種是離心力,它讓你肉身疲憊。”經濟學家認為,在向心力的牽引下,越來越多人正向大城市彙聚。
是什麼推動人們走向大城市?綜合經濟實力至關重要。但都市僅有硬實力還不够,涵蓋民生、文化、環境等因素的軟實力同樣不可或缺。說到底,一座向心都市,融聚的是民心,自然要以人民群眾剛性的需求和軟性的感受為尺規。
比如,宜居安居就是民心所盼。今年首個工作日,上海召開全市都市更新推進大會,顯示出對這一議題的重視與關切。市委書記陳吉寧指出,加快推進都市更新,是城市建設進入新階段的必然選擇,是踐行人民都市理念的內在要求,是提升都市覈心功能的重要支撐,是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重要抓手。
這樣的宏觀理念,已經融入一項項微觀工作中。就在“新年第一會”召開之際,鳳南一村社區原居民黃老伯“開門有喜”,收到了楊浦區控江路街道發放的搬家過渡費補貼和愛心牛奶。這一老舊社區建於20世紀50年代,包括黃老伯在內的1813戶居民曾居住在此。“1813戶背後就是1813個故事。”街道幹部通過一戶一戶走訪,摸清羣衆真實訴求,做細“一戶一方案”,同時盤活資源,嵌入公共服務設施,最終獲得了全體居民的支持,順利推進社區改造更新工作。
“兩舊一村”改造的同時,都市新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正拔地而起。床位月租金不超過千元,冰柜、空調、獨立衛浴一應俱全,距離工作地點很近……現時,上海已籌措首批“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1.1萬張,接下來還將加快為更多來滬新市民、青年和一線務工人員提供住房保障。
對於南來北往的人來說,安居與樂業同樣重要。根據前不久發佈的“樂業上海優+”行動,上海今年將舉辦不少於2000場招聘活動,提供不少於30萬個就業崗位,並將靈活就業人員全面納入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很多求職者發現,在上海,不光就業機會多,而且職業有成長、技能有提升、權益有保障。
“城,所以盛民也。”換句話說,這座城市可以安放人們的夢想和肉身,更能讓縹緲的夢想變得真實,讓沉重的肉身變得輕盈。
要吸引更多人才、凝聚更多人心,城市管理者更需持續關照、回應一個個具體的人的需求。
比如,截至2022年底,上海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達553.66萬人,他們的“衣食住行醫”是不是件件順心?解决了“最後一公里”“最後100米”的問題,“最後10米”的養老服務能不能更到位?
又如,“最柔軟群體”如何得到更優質的照護?怎樣減輕更多家庭養育負擔?
聚焦一“老”,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列明“助老清單”:完善養老服務設施佈局,新增4000張養老床位、30個社區長者食堂,改建3000張認知障礙照護床位;關照一“小”,今年上海市為民辦實事項目提出新增3000個公辦幼儿園托班托額、7000個社區托育“寶寶屋”托額,以數位賦能構建托嬰服務“15分鐘生活圈”……
人民都市,正是在答好這一個個人民之問的過程中贏得民心,從而更具向心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人文之風
上海博物館東館可謂滬上“新晋頂流”。當觀眾在“星耀中國: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上欣賞黃金面具時,黃金面具也凝視著來來往往的人,目光炯炯,一眼千年。
與此同時,原來的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舍也正積極籌備有史以來全球最大規模、亞洲最高等級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787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時期的文物尚未抵滬,就在社交媒體上刮起了“龍捲風”。
中外文化交匯、古今文明交融,這是一座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獨有魅力,更厚植起人民都市的深厚底蘊。今天,上海正在全面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樣本,全力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在全球都市競爭格局下,如何理解、如何踐行這一文化新使命尤為關鍵。
上海自古以來人文薈萃,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此交相輝映,引領風氣之先。今年上海兩會會場,不少代表委員就提出,要用好用活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塑造更具辨識度的城市文化,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剛剛過去的元宵節,一朵“百合花”悄然綻放:根據茹志鵑同名短篇小說改編的原創芭蕾舞劇《百合花》正在上海芭蕾舞團進行排練,將為觀眾呈現一部浪漫、抒情的紅色題材舞劇作品。
就在同一天,隨著司南轉動,豫園千燈點亮,燈火璀璨。有人感慨,在豫園燈會可以感受到最具儀式感的中國年味。懸浮花燈匯成的“一夜魚龍舞”燈組,更被譽為“中式浪漫天花板”。
浸潤傳統文化的一盞盞華燈,前不久還來到了萬裏之外的法國巴黎。這是上海豫園燈會舉辦29届以來首次走出國門,受到當地遊客熱烈歡迎。類似的一次次文化“出海”,展現了上海文化走向世界的信心和决心,搭建起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的橋樑。
在一座有溫度的都市,源源不斷的人文之風,不但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更應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讓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滋潤人心,讓人民都市“近悅遠來”。
近年來,上海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上海大歌劇院等重大文化設施,優化基層公共文化設施佈局和功能,打造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鼓勵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夜間服務。
去年,市民夜校火爆“出圈”,上夜校成為年輕人最時髦的生活方式之一。為了更好滿足市民需求,今年市民夜校將新增教學點比特和課程數量,讓市民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真正有所收穫,提升幸福指數。
上海獨樹一幟的城市文化,也正拉動都市文旅消費反覆運算陞級。從“城市漫步”“都市騎行”到“都市考古”,上海有了越來越多的“打開管道”。此前熱播的電視劇《繁花》,更為人們讀懂上海提供了一個鮮活的入口。
關於上海城市文化,可談論的還有很多很多,未來可展望的也有很多很多。一切的一切,都告訴我們“何以上海”“何以中國”。
善治之鑰
人民都市,不但要回應人的嚮往、尊重人的創造,還應充分彰顯人的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上海考察時指出,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都市治理現代化,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亯的都市治理共同體。上海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都市治理現代化的新路,無疑離不開“四個人人”的重要驅動。
龍年春節期間,上海天氣晴好,不少市民慕名來到長寧區“蘇河超級管”橋下空間打卡。這一曾經的“都市邊角料”之所以能成為網紅地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附近居民的建言獻策。
原來,橋下空間的改造肇始於居民區上報的一份建議,不久後長寧區建管委就在居民區啟動了意見建議徵詢。經歷過蘇州河步道貫通等項目的意見徵集,居民們已經非常熟悉都市更新中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流程,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意見,最終不少建議在這個新空間落地。
完善基層治理體系,也意味著要在黨建引領下彙聚更多力量,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用最優的供給服務人民,以最佳的環境成就人民。
在黃浦區小東門街道一線江景辦公樓上班的白領們一直有個煩惱:地鐵站距離公司一公里遠,兩者之間沒有公共交通線路,通勤只能靠步行或騎車,颳風下雨天特別不方便。
為了解决“最後一公里”的難題,小東門街道深入推進“零距離家園”工程,攜手濱江黨建聯席會議成員,綜合成員單位的資金、科技、志願者等資源,發起了“南外灘金融直通車”項目,為共建企業白領提供免費乘車服務。項目一推出便受到歡迎,現時單日乘車人數近2000人次。
都市不是冷冰冰的鋼筋水泥森林,而是能呼吸、有智慧的生命體。“善治”之“善”,同樣需以越來越智能化的科技手段為鑰。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累計推出41個“一件事”,200個高頻事項實現“智慧好辦”,296項政策服務實現“免申即享”,都市運行“一網統管”累計彙集各類應用1466個……過去一年,上海通過推進“兩張網”建設,不斷強化數位賦能都市治理。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也為打造韌性安全都市提供支撐。隨著都市治理精細化水准持續提升,上海“全球最安全都市之一”這張治理名片,正被越擦越亮。
去年12月中旬,上海發佈了下半年首個寒潮預警,各個社區立即開展大走訪,為居民尤其是老人築牢“溫暖防線”。實踐證明,有了數位化治理工具,還要繼續用好“鐵脚板”,深入聽民情、察實情、增感情,扎扎實實地解决那些羣衆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
“融匯民智、融通民情、融解難題、融合中外、融煉機制。”正如虹橋街道黨工委書記郭凱和同事們提煉並踐行的社區建設“五融法”所示,各級領導幹部必須立足實際情況、强化責任擔當,不懈探索都市善治之道。
一步一個腳印,實幹方能出實績。站在新的起點,上海將牢記囑託、勇擔使命,秉持“一抓到底的執行力”,奮力譜寫人民城市建設新篇章。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