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在保障改善民生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江苏 40℃ 0
摘要: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江蘇牢記囑託,突出民生至上,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補短板强弱項,整體謀劃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方案,共同部署、協力推進。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江蘇牢記囑託,突出民生至上,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補短板强弱項,整體謀劃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方案,共同部署、協力推進。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38.3萬人,占全國1/10;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數量居全國第一,普通高中錄取人數為近十年新高;基層衛生健康發展綜合水准位列全國第一……江蘇去年多項民生保障和基層治理領域工作走在全國前列,一批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民生問題得以解决,真正把“路線圖”變成“施工圖”“實景圖”。

推動樂業增收,促發展與穩就業共進

人勤春來早。正月初九,龍年第一個工作日,山東聊城小夥孟祥龍在零工市場謀到一份新能源汽車效能測試員的工作,月薪7000元、包吃住。原本計畫花半個月找工作的孟祥龍,“沒想到江蘇就業機會這麼多”。同一天,江蘇各地共舉辦30多場招聘會,這些招聘會辦到了社區門口、熱門景點、熱鬧商圈。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絕大多數人獲得收入的主要通路。省人社廳勞動就業管理中心主任夏文哲介紹,為應對春節後勞動者求職和企業用工高峰,江蘇堅持線上線下齊發力:線下,利用129個專業化公共人力資源市場、50個規範化零工市場、300個“家門口”就業工作站服務矩陣,把招聘活動辦到人流密集區域,促進供需精准對接;線上,拓寬網絡招聘、直播招聘、短視頻招聘通路,全天候就業服務不打烊、求職招聘不停歇。到3月底,全省將籌集發佈不少於100萬個優質就業崗位資訊,每個縣(市、區)每週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不少於3場次,確保“天天有崗位,周周有招聘”。

經濟增長是就業穩定的基礎,充滿活力的企業是吸納就業的“蓄水池”。在實施就業優先戰畧中,江蘇積極推進產業轉型與就業結構陞級聯動,實體經濟更有質量、更有韌性、更具活力,由此創造更多“金飯碗”“銀飯碗”。

高校畢業生是就業服務的重點群體。面對國內就業總量持續高企、結構性衝突凸顯的雙重壓力,江蘇强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高品質充分就業。同時優化提升“家門口”就業服務功能,健全失業登記、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生活保障聯動機制,托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就業。

為保障低收入群體薪水性收入的剛性增長,江蘇今年1月1日起再次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後,一類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從原來的2280元上調到2490元、二類地區從2070元上調到2260元、三類地區從1840元上調到201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一類地區24元、二類地區22元、三類地區20元。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為新年用工市場注入絲絲暖意。

聚焦重點群體,織密紮牢社會保障網

在推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過程中,江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織密紮牢社會保障網,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如何托起“一老一幼”穩穩的幸福,一直是全省各地持續努力答好的民生命題。

春節假期過後,一輪雨雪降溫天氣給很多高齡獨居老人的生活帶來不便。2月24日,南京江北新區長蘆街道居家養老服務團隊全員出動,為轄區老人送去湯圓。在周開傑老人家中,護理員還帶來水餃、包子。他們叮囑老人少出門,並幫助清掃院前院後積雪,防止老人摔跤。

居家養老也能享受專業服務。去年,江蘇加快“蘇適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全省共建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8萬個、都市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493個,運營老年人助餐點8145家,為330萬老人提供政府購買的居家上門服務,實施14萬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此外,全省共有在業養老機构2235家、設定機构床位40.8萬張。

我省還不斷完善“蘇童成長”協同關愛機制,著力構建與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在全國率先建立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和主動發現機制,孤兒保障標準位居全國前列。去年全省新增省級普惠托育機构122家,改造提升120個省級示範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完成2426間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夢想小屋”,開設2186個“愛心暑托班”,累計服務城鄉中小學生7萬餘人,構建起“物質幫扶+精神關愛”的溫暖服務模式,提升了困境青少年保障水准。强化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167所、普通高中40所,16所“雙一流”建設高校率先進入部省共建行列。

兜底解憂,溫暖民心。去年以來,江蘇著力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强化救助對象擴圍增效,全省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64.6萬人、城鄉特困人員20萬人,低保平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847元。加强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應保盡保,多元幫扶,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去年以來,江蘇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遴選建設16家高水准醫院,推動16家大型三級甲等醫院結對幫扶蘇北5家市級醫院、15家縣級醫院。與此同時,我省以基本醫保法定人員全覆蓋為目標,促進各類人群依法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確保參保率始終穩定在98.5%以上,服務失能人員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全面建成。據統計,現時全省參加長期護理保險人數超6000萬人,參保和待遇享受人數均居全國首位。

凝聚善治合力,超95%衝突糾紛基層解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中國之治”的根基。去年以來,江蘇積極探索基層治理創新,不斷完善羣衆身邊的服務管理體系,湧現出南京市棲霞區仙林街道新時代“楓橋經驗”都市版、徐州市“馬莊經驗”等一批社區治理創新經驗。

2月25日,雪後初晴。南通市崇川區天生港鎮街道龍湖佳苑社區鄰里互相問好,兩個月前的養狗風波早已平息。龍湖佳苑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徐小燕告訴記者,之前社區裏犬只傷人、隨地排便等情况不少,居民們怨聲載道。社區召集街道物管、司法所、調解員、法律顧問開展“援法議事”後達成一致意見:社區成立普法隊伍、依法養犬志願者隊伍,社區提供共亯遛狗繩、設定寵物小廁所等,大家共同努力規範養犬行為。

將法治元素、法治力量、法治資源融入社區治理過程,是我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在强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的生動實踐。一年來,江蘇創新推進城鄉基層“援法議事”,組織開展“法治社區”試點,引導羣衆積極參與村、社區重大事項決策施行和過程監督,把問題解决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現時,全省共打造試點“法治社區”300餘個。

建立1700餘個非訴服務中心、分中心及服務視窗,非訴工作網站進駐村、社區,“蘇解紛”去年受理糾紛4.8萬餘件……我省堅持把非訴糾紛解决機制挺在前端,積極綜合解紛力量,打造多元衝突糾紛化解“綜合體”,助力衝突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前移,讓羣衆能够隨時隨地、觸手可及獲得非訴服務。

針對新業態從業人員和老年人、未成年人、農民工等群體的法律服務需求,我省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網站全面向重點民生部門和村、社區延伸拓展。一年來,全省10萬多名人民調解員、4萬名律師和21萬餘名“法律明白人”深入一線,圍繞環境保護、勞資糾紛、涉農涉土、公共安全等重點領域廣泛開展衝突糾紛排查走訪,强化社會矛盾風險預測預警預防。

從一元治理轉為多元治理,從被動治理轉為主動治理,從事後治理轉為事先預防……在黨建引領下,我省已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推進衝突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建設,實現95%以上衝突糾紛化解在基層。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