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熠
“長江口二號”古船是目前國內水下考古發現體量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艘古代木質帆船。上海作為一座“以港興市”的都市,研究“長江口二號”古船,對於理解上海何以成為上海有著重要意義。繼2月27日在東方衛視播出上集後,國內首部完整記錄“長江口二號”古船發現、打撈、保護與考古過程的紀錄片《江海遺珍·長江口二號》將於下週二迎來下集。
《江海遺珍·長江口二號》攝製耗時一年半。兩年前剛啟動創作時,這個紀錄片團隊面臨的是一系列難題:長江口的水下根本不可見,古船長什麼樣,怎麼表現?150多年前發生的沉船事件,毫無頭緒,現在能拍些什麼?水上木帆船已經基本絕跡,3D列印、船模都有科技缺憾,怎麼給出實感?“出海打撈一艘古代的沉船,這件事情太酷了。我很好奇,為什麼會有人願意花十幾年的時間去找一艘不明價值的老船?這值得我花費時間去找答案。考古是尋真的過程,記錄也是。”總導演戴誠嫻說。
於是,紀錄片團隊跟隨考古和打撈工作的覈心工作組實地拍攝,通過對“長江口二號”古船發現、打撈、保護與考古的完整記錄,展開了一段對清末長江航運史、上海港口發展史和中國傳統造船史的追尋之旅,揭開了這一現時中國乃至世界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古沉船的各種謎團;同時也全面展示打撈和考古研究過程中的各種領先科技,講述科技攻堅、學術探索和文化傳承中的鮮活人物故事。
沉船考古通常有原址保護、圍堰發掘、折開打撈、整體打撈四種管道。受限於特殊地理條件,“長江口二號”古船採取的是整體打撈的管道。戴誠嫻說:“古船整體打撈的科技方案是全球首創,沒有人能預判結果。為了不錯過打撈工程任何一個環節可能發生的‘不易’,拍攝團隊在‘大力號’上累計待了兩個多月。我們無法預測或干預拍攝的內容,能做的無非就是對人物、場景的選擇,並且盡可能地保持開機。”
打撈工作船上,現代化的計時工具是沒有作用的,潛水夫和工程師們的工作隨著潮汐而定。按照佘山天文臺傳遞的平潮資訊,一天24小時被切分成四個6小時。這四個階段中間的平潮期,就是打撈和潛水夫們最佳的水下工作時間。囙此,紀錄片的拍攝也不分白天黑夜。
除了在水上工作“第一現場”的全程跟拍,紀錄片還將故事線延伸到了古船遷移進入船塢後的保護與考古過程,將上海老船廠工業遺產的故事和“長江口二號”古船安家的新故事結合起來。未來,一座古船博物館將在楊浦濱江上海船廠舊址一號船塢建成,對所有市民開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