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建成全球雙萬兆都市現時已實現主城區200公里主幹道路及重點區域5G-A商用部署

上海 22℃ 0
摘要:

  記者李曄

  在全國率先實現“5G+光網”雙千兆全覆蓋的上海,又有新目標。根據《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上海力爭到2026年底,初步建成以5G-A和萬兆光網為標誌的“全球雙萬兆都市”,成為全球網速最快、覆蓋最全、時延最低的都市之一。步子如此超前,有必要嗎?日前,記者探訪位於金橋的全球首條5G-A車聯網示範路線、位於前灘太古裏的全國首個5G智泊停車庫等場景後發現,無論是上海數位之都建設還是產業高品質發展,通信網絡“訊號升格”都尤為必要,絕非操之過急。

  浦東金橋申江路、軻橋路,一條由上海移動聯合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華為、新石器、斑馬智行、四維圖等新夥伴共同打造的5G-A車聯網1公里示範路線,詮釋了未來智慧車與聰明路之間的協同。該路段首次應用新一代智慧感知引擎,進行監視器、雷達等道路感知科技的創新融合計算,機動車、非機動車、指示燈訊號及行人闖入等路側資訊,在5G-A加持下,以99%的高可靠率,在全路段實現低於20毫秒的時延,且大部分時延僅12毫秒。這是4G網絡做不到的。

  速度是一方面,成本及易於部署亦是重要考量。通過放置無線的5G CPE終端來上傳路况資訊,可解决光纖不可達難題,避免了挖溝埋纜工序及其花費的時間,確保智慧道路的輕量化、規模化佈設。

  有人提出,“單車智慧”已能實現高階智慧駕駛輔助,何必車路協同?但事實上,新能源車上雖裝有毫米波雷達,但若左右有車,前面再有輛卡車,車載毫米波雷達便無異於“瞎子”。路側5G方案卻好比開啟了“上帝視角”,可實时捕捉行人闖入闖出綠化帶等“鬼探頭”行為,也無懼有遮擋、看不清、距離遠等路况,讓駕駛員提前獲得道路突發狀況預警。囙此,單車智慧與5G方案下的車路協同是互補關係。

  上路行駛需要5G,地下泊車同樣依賴5G。在前灘太古裏商場,通過多點比特新型數位化室分基站部署,7萬平方米的地下車庫已實現5G網絡覆蓋,成為全國首個5G智泊停車庫。在這裡,車主在手機App上選擇車位後,智能車可自主完成泊車,且當選定車位被佔用,智能車還會自主尋找新車位泊入。取車也一樣,車主點擊“一鍵召回”後,車會自動過來接人,給予車主極致體驗。

  車路協同和智慧泊車都引發一個問題——5G够用了,為啥還要5G-A?所謂5G-A,是指增强版5G,也稱5.5G或5G-A。據記者瞭解,5G-A相比原有5G的能力,上下行的速度、容量等均有10倍以上提升。另外,場景試點、示範路線僅針對少數幾輛車,但隨著智慧車輛進入規模部署階段,高峰期業務併發對網路頻寬、穩定性提出更高要求,需要5G-A的超大頻寬和確定性體驗等能力支撐。

  華為無線5G-A車聯網領域總裁馬金鬥向記者特別提到了一組數據——去年,我國新車銷售首破3000萬輛,其中70%可實現網聯。但這70%中,僅5%即105萬輛支持5G連接,絕大部分只搭載4G。5G連接少,其中一大原因,在於車企在激烈競爭下,對車載電器元件(T-BOX)成本高度敏感,而4G和5G的T-BOX成本相差一倍以上。不過馬金鬥分析,這一情況在今年有望改觀,因為車企正越來越將技術創新和用戶口碑視作關鍵競爭力,大屏、多屏、防眩暈及各類車載娛樂、車路雲一體化對於數據和算力傳輸的要求,都需要由5G乃至5G-A來提供大上行、低時延、高可靠的網絡效能。馬金鬥預計,今年新車的5G上車量或超過300萬輛。

  另外,5G-A在網紅直播、智慧文旅、智慧製造等場景下也尤為勝任,在一些重要的智慧製造、智慧物流場景下,支持毫秒級時延的5G-A具備無可替代的優勢。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宏韜透露,上海正加快推進5G-A試點部署,現時三大運營商均已完成萬兆網絡試點部署,其中上海移動攜手華為,已實現主城區200公里主幹道路及重點區域的5G-A網絡商用部署,基站規模達千站級,為全球最大。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