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全國人大代表、住川全國政協委員看四川一體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新質生產力激發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四川 23℃ 0
摘要:2月21日一早,全國人大代表、東方電力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副主任工程師曹天蘭直奔焊接數位化車間。這裡正在進行一場3D列印實驗,隨著雷射在粉墨上逐層“繞圈”“劃線”,一個摻氫燃機燃燒器噴嘴慢慢顯露。

2月21日一早,全國人大代表、東方電力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副主任工程師曹天蘭直奔焊接數位化車間。這裡正在進行一場3D列印實驗,隨著雷射在粉墨上逐層“繞圈”“劃線”,一個摻氫燃機燃燒器噴嘴慢慢顯露。

這是他們正在攻關的15兆瓦重型燃氣輪機關鍵零部件,也是3D列印科技首次在該企業產品上進行應用。去年,東方汽輪機公司自主研製的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投入商用,現在又將再次“上新”。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作出“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重要訓示。過去一年,四川一體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取得積極進展,區域創新能力提升2比特,居全國第十比特;新的一年,又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上新”的步伐愈加堅實。

全國兩會前夕,記者探訪來自高校、企業的代表委員,從他們的履職故事中,看新質生產力如何在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激發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抓科技創新為生產力新增創新內涵

2月20日,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第一綜合教學樓校長辦公室內,全國人大代表、四川農業大學校長吳德在忙於新學期相關工作的同時,還在完善將要帶到全國兩會的相關建議。

“請總結去年的履職經歷。”聽罷記者的問題,吳德打開相册,找出幾張照片。照片上,是團隊研發的一種新型蛋白質豬飼料。

“我關注的問題來自田間地頭、種植養殖一線。”吳德說,去年,他到省內外多家大型種植養殖企業進行走訪調研,發現玉米、豆粕的價格很貴,且大部分依賴進口。由此,他提交了一份關於利用小麥、玉米秸稈等廢棄物研發新型飼料的建議,被農業農村部採納並設立專項進行研究。

“農業大學是農業領域的創新策源地。”吳德補充道,“一年來,我們的校院兩級創新體系不斷優化,‘有組織科研’加快推進。”

2023年,四川農業大學推進“兩大行動”,每年投入1億元經費,持續推進學科、人才、團隊、科研協同發展,形成一批重大理論突破和科技成果;與廣東省農科院等組織聯合成功創建猪禽種業全國重點實驗室,同時推進崖州灣國家實驗室西南基地創建工作,湧現出一批高水准創新平臺。

目光轉至全省。一年來,四川聚力提升創新能級,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實現良好開局,新獲批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首批天府實驗室實體化運行;持續加强科技攻關,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加速突破,全年登記科技成果4087項、同比增長48.4%。

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力量之外,企業也在科技創新上不斷發力,為生產力新增創新內涵。

由於來自企業研發一線,曹天蘭特別關注科技創新、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實體經濟“智改數轉”等問題。過去一年,她不斷在中小型燃機系列化產品研製領域發力,力爭攻克更多關鍵核心技術。

燃氣輪機被譽為裝備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正在攻關的15兆瓦重型燃氣輪機是東方汽輪機公司今年的重點研發項目,應用場景廣泛。但小尺寸帶來新難題:某些方面的設計難度更大了,需迎難而上。

“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原動力,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基礎支撐。沒有創新,企業無以為繼,產業無從談起。”曹天蘭對此深有體會。

從她身後的焊接車間便可一窺科技的力量——27年前,曹天蘭剛入行時,這裡才剛引入半自動化設備;如今,智能化車間裏,工人只需在荧幕前進行操作,焊接工作便能由機器快速精准地完成。

過去一年,曹天蘭所在的東方汽輪機公司研發經費投入占比達6.14%,通過“揭榜掛帥”、重大科技專案激發創新活力,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

這是四川萬千企業在科技創新上持續發力的縮影。去年,全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69萬家、同比增長15.2%,瞪羚企業達264家、同比增長23.4%;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省比重首次突破六成,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增強。

抓成果轉化讓更多創新迸發湧流

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之間的關係,是全國人大代表、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科技管理部主任李慧不斷思考的問題。

去年參加全國兩會時,她提交了《關於强化企業創新主體地比特加强問題導向性基礎研究的建議》。與科研院所和高校主導的純基礎研究相比,問題導向性基礎研究與產業需求聯系更為緊密,可以由企業來參與甚至主導。

2023年10月,李慧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在蘇州工業園區調研,看到成功轉化的創新成果有不少來自科研院所、高校,這讓她很受鼓舞。

“過去,企業高度依賴低水準重複的經驗性試錯,創新產品要抵達‘金字塔尖’,對理論、原理的深入研究較為欠缺;科研院所和高校離產業又很遠,轉化週期較長。”李慧指出的這對衝突,正是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之一。囙此,要建立協同創新的新模式,把高校院所的創新力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

中昊晨光此前在有機氟資料領域取得的一項關鍵突破,就得益於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隊伍的協同攻關。這支隊伍彙聚了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既有參與到研發環節的生產人員,又有“科技加身”的銷售人員,迅速搭建起成果轉化的橋樑。如今,這種有機氟資料已突破國外技術壁壘,打通全鏈條。

2023年,四川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一批重大科創項目落地產業化。完成國家科技成果評估改革綜合試點任務,出臺全面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全省科技契约成交額達1951.6億元、同比增長18.3%;深入實施“聚源興川”行動,支持北斗三號基帶晶片等22項高校院所重大科技成果在川轉化。其中,住川全國政協委員周仲榮所在的西南交通大學,便有項目入選四川省“聚源興川”行動首批支持項目,獲得500萬元資金支持。

去年,曹天蘭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參加了種子法執法檢查。農業領域對曹天蘭來說比較陌生,在德陽國家級水稻油菜雙季制種基地,她驚歎於這裡極高的農業機械化程度,機械化貫穿播種、授粉、收割、晾曬等過程。“通過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農業不再看天吃飯,生產方式發生極大變化,種植成本大幅降低,農民收入顯著提升。”

在吳德看來,農業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還存在眾多難題。比如,農業附加值低,創新價值難以體現在定價上,容易出現“農民不願買,創新主體不願轉”的窘境;農業科技成果集約程度高,需要多學科協同發力,但高校科研大多呈散點狀……

“要通過政府、高校、企業三方聯動,以學科鏈支撐創新鏈,以創新鏈支撐產業鏈。”吳德介紹,去年,學校組織育種、栽培、糧食收購、食品加工等領域的專家在成都崇州市的3萬畝水稻田共同“拿方案”,並進行利益分配,最終實現創新主體和農民收益共同提升。

科技創新之源活泛,成果轉化之渠通暢,在巴蜀大地上,更多創新正在迸發湧流。

談未來打算開闢新賽道塑造新動能

去年全國兩會,曹天蘭圍繞自己最熟悉的自主燃氣輪機產業,準備了《關於構建我國安全穩定韌性的燃氣輪機產業鏈的建議》。建議提交後,政府有關部門主動聯系她及企業,傾聽訴求,解决問題。隨後,東方汽輪機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探討、推進中小型燃機現代產業鏈高品質發展。

作為基層科研人員,李慧今年準備的建議仍與科技創新相關。相比去年,她更關注“新賽道”“新質生產力”等關鍵字。

“要發揮骨幹企業作用,在開闢新賽道上有所作為。”李慧說。比如,在航空航太、電子資訊、新能源等領域扮演重要角色的氟資料,產業仍存在“大而不强”的問題——中小規模企業占比大,產品大多集中在科技低密度和低附加值品種,而電晶體領域需求的一些超潔淨含氟資料,關鍵技術仍然受制於人。

“要一體化推進部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扶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幹企業並帶動行業整體上行,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形成新質生產力,不斷以新技術引領產業升級。”李慧表示。

今年我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2月21日至23日,省人大常委會聚焦新質生產力和高品質發展,組織17名在川全國人大代表赴綿陽、成都等地開展集中視察。“新質生產力”已然成為代表們關注的熱話題。

“農業新質生產力如何催生及發展?”吳德正在思考這一問題。在他看來,農業的新質生產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既要有科技創新,也要有產業發展,還要有體制機制的創新。比如,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大而散,要探索聚活力、提質量的具體路徑。

今年全國兩會,針對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堵點,他將提交的建議之一,便是建立農業新質生產力集中示範片——一些好的技術成果可以由國家補貼,物美價廉,賣給農民,從而更好地推廣開來。

“新的一年,我們要繼續構築大平臺、凝聚大團隊、承接大項目、催生大成果,將更多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轉化成新質生產力,激發新動能。”吳德表示,為讓建議內容更貼實際、接地氣,全國兩會前夕,他將前往南充深入調研當地的新型農業產業體系。(記者文露敏徐莉莎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