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成渝“雙城記”

四川 61℃ 0
摘要:春節假期剛過,重慶和四川分別召開了“新春第一會”。

春節假期剛過,重慶和四川分別召開了“新春第一會”。

重慶的,是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聚焦雙城經濟圈建設。

四川,則聚焦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全面加快製造業智能化改造數位化轉型行程。

方向不同,目標一致,兩省市都以自家優勢,補鏈强鏈促發展,高位推進川渝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造。

2024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步入第五個年頭。剛剛過去的2023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GDP達到81986.67億元,邁上8萬億元新臺階!《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4年重大項目清單》共列項目300個、總投資約3.6萬億元,助力成渝地區進一步建强“產業集群”、深化“協同創新”、做優雙城“生活圈”。


復興號動車組駛過成渝高鐵內江北站。胡志强 攝

優勢互補共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2月11日,正月初二一大早,位於雅安的四川建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100餘條生產線馬力全開。

“今年春節我們沒停工,鉚足幹勁、全力以赴為重慶新能源汽車生產底盤懸架。”該公司總經理黃朝永說,“480臺底盤懸架一下線,連夜裝車,第二天便可送達重慶。”


四川建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在全力生產。受訪者供圖

2月15日,在重慶賽力斯汽車智慧工廠,數千名員工已經到崗,配合著伸縮旋轉的機械臂和高速運轉的鐳射焊接機器……30秒,一臺新能源汽車就能下線。

“現時,長安汽車主流車型搭載了四川50家供應企業提供的零部件,帶動川渝683家合作夥伴發展、12萬人就業。”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說,一輛“重慶造”的汽車,身上離不開四川的配套產品。

紅紅火火的生產場景,是川渝兩省市汽車產業高效合作的寫照。2023年,川渝兩地合計生產汽車329.3萬輛,同比增長3.9%,占全國汽車總產量10.9%。

成渝“雙圈”建設至今,兩省市一直把促進產業共建共興擺在重要位置。在《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4年重大項目清單》中,現代產業類項目有114個,數量占比達38%,聚焦川渝協同共建的電子資訊、裝備製造、汽車、特色消費品等世界級產業集群。

“汽車是成渝兩地重要的支柱型產業,且互補性非常强。重慶的整車發展優勢明顯,四川則在電池原材料、動力電池和綠電供應等能源和智慧網聯軟體發展方面優勢明顯。”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認為,加快構建綠色的川渝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正在產生“1+1>2”的效果。


2月18日,重慶賽力斯汽車智慧工廠焊裝車間生產場景。高彰 攝

朱華榮表示,長安汽車與四川時代共同投資的30GWh動力電池項目在宜賓已建成投產。今年,將加大與四川企業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電池產業鏈、軟件及智慧駕駛等領域合作。

縱深改革推進毗鄰地區合作平臺建設

過去一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勢見效,雙城經濟圈跨區域合作首批18條經驗做法得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總結推廣。

其中,川渝高竹新區作為全國首個跨省共建的省級新區、兩地共耕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的“試驗田”,率先打通了跨省辦稅繳費的“最後一公里”,讓企業盡享改革帶來的“便利”“紅利”。

“2023年,我將公司從重慶江津整體遷移到這裡,在新區各項稅費政策的疊加優勢下,累計獲得稅費優惠近200萬元。”川渝高竹新區川渝興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殷光華說。


川渝高竹新區全貌。高竹新區供圖

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主任潘縉生介紹,在新區內有全國首個實體化運行的跨省域稅費征管服務中心,來自重慶渝北、四川廣安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在這裡合署辦公,合力破解政策性難題和機制性壁壘。逐步統一川渝兩地801項稅費征管差异事項,加速推進稅費征管服務一體化建設,服務區域發展大局。

為吸引企業投資“築巢”,川渝高竹新區率先統一川渝兩地稅收優惠政策執行口徑,以“政策從優、程式從簡、負擔從輕”為標準,企業在稅費政策上可以適用兩地更優的標準,在土地及水電氣等要素成本上可以適用兩地較低的標準。

“政策從優,成本就低。在企業快速發展階段,優惠政策的含金量和吸引力不言而喻。”殷光華說,“今年,我要將這些優惠都用於公司擴大再生產。”

除此之外,川渝高竹新區還探索構建“小管委會+大公司”運行管理模式,試行建設用地名額、收儲和出讓統一管理機制。

川渝高竹新區的先行先試為加强川渝毗鄰地區合作“打了樣”——得益於“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數據資訊跨區共亯,位於四川隆昌的永星蘑菇賣到了重慶榮昌、四川瀘州等周邊都市,而在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鋰電產業稅收大數據平臺則幫助當地15家鋰電企業成功辦理了增值稅留抵退稅……

在今年兩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强川渝毗鄰地區合作成了關鍵字:四川提出加快中部地區崛起,落實萬達開地區(重慶萬州區、四川達州市、重慶開州區)統籌發展、川南渝西地區融合發展總體方案,深化10個毗鄰地區合作平臺建設;重慶則將加强川渝毗鄰地區合作,深化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等改革,縱深推進毗鄰地區合作平臺建設,加强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合作,持續優化成渝中部地區協同發展格局。

共融共通“雙城”生活享“同城”便利

春節假期剛結束,家住重慶、在四川成都開服裝店的鐘曉路“重啓”了她的“雙城生活”。對她而言,成渝間高鐵動車公車化運營,兩地通勤時間不斷縮短,讓她工作生活如同在一個都市般便捷。

近年來,川渝間18條高速公路大通道、渝西高鐵、成達萬高鐵等一批重大高鐵項目加快施工,成渝地區基礎設施“一張網”越織越密。

2023年,成渝高鐵累計發送旅客超5000萬人次,日均開行動車組102對,日均發送旅客13.7萬人次。兩地之間,成渝鐵路、成遂渝鐵路、成渝高鐵3條客運通道迎來送往。

暢通“大動脈”,遠不止於此。

春節前夕,重慶銅梁區至四川資中縣高速公路項目磨盤灣隧道,建設者們爭分奪秒抓緊施工。

60公里外,位於重慶大足區寶頂鎮的成渝中線高鐵劉三寨隧道建設現場也是一派繁忙。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互聯互通的標誌性項目,成渝中線高鐵全線建成通車後,重慶與成都將實現50分鐘通達,受益人口近3000萬。


成渝中線高鐵劉三寨隧道建設現場。受訪者供圖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讓川渝兩地越來越“近”;而“川渝通辦”的便捷,則讓百姓日常生活越來越“快”。

“實在太快了!養老保險關係不到半小時便轉移成功。”重慶市民高女士感歎。春節前,她用手機提交申請,不到半小時,就把四川成都高新技術產業區的養老保險關係轉移回了重慶大足。

這樣的“實在太快了”不僅是在重慶。在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社保服務大廳,辦理社保相關業務的梁小容也感受到“川渝通辦”就近辦理的快捷。

以前,川渝養老保險關係轉移一般需要15個工作日,現在參保人員可線上一鍵申請,後續業務由兩地社保經辦機構聯網辦理,最快當天就可以完成申請並辦結。

2023年,311項“川渝通辦”事項全面落地,涉及教育、醫療、就業、住房等多個重點民生領域,累計辦理超過1500萬件次,7項“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和34項“免證辦”事項實施,“雙城”生活更有“同城”體驗。

新的一年,“川渝通辦”如何從“能辦”向“好辦”“易辦”轉變?

重慶提出要深入推動“川渝通辦”提質擴面,爭取年內實現擴大高頻電子證照跨區域互認、高頻事項“免證辦”範圍。

四川則表示要强化成渝政策協同,提升兩地公共服務一體化便利化水准,讓羣衆更好享受便利美好生活。(胡虹 朱虹 王洪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