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遊客“紮堆”鄉間過年餐廳和民宿的預訂電話響個不停

上海 23℃ 0
摘要:

  解放日報記者吳越

  在上海郊區農莊過年是什麼滋味?市民唐女士的回答是“愜意”。春節裏,唐女士一家和朋友一行共10人從虹口家中驅車50公里,來到了位於嘉定區華亭鎮毛橋村的愚農莊園,開啟了為期三天兩夜的郊遊。

  愚農莊園占地面積3000餘畝,生態環境優美,是上海市和嘉定區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上海市農民田間學校。莊園內設有融合菜餐廳、精品民宿、茶室、蔬果採摘區、垂釣區、動物天地等區域,負責人唐海俠介紹,春節前夕,餐廳和民宿的預訂電話就響個不停,客源近一半是嘉定本地的老客人,還有不少來自市區的親子家庭經朋友介紹前來。“為了讓大家歡樂過大年,我們有70多位員工留守在崗位上,為大家做好服務。”

  節日氛圍的營造離不開熱鬧的活動。早在10天前,莊園就掛上了紅燈籠和彩燈,貼上了春聯和福字,並在莊園外的毛橋村七彩長廊區域開辦了年貨集市。集市攤位上擺滿了各色年貨,有臘肉臘腸,農莊自產的大米、草莓、土雞蛋和生菜、杭白菜等時蔬,還有具有華亭特色的米糕、草頭餅等。

  立春當日,愚農莊園還舉辦了一場迎春禮。身著漢服的孩子們拿著草鞭,在長輩的帶領下一邊拍打牛雕塑,一邊喊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吉祥話語。據介紹,“打春”又叫“鞭春牛”,以鞭打春牛來催農耕作,提醒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

  為了烘托出濃郁的節日文化氛圍,莊園還搭建了一個近2000平方米的暖棚,開展非遺生肖拓印、猜燈謎、寫春聯、剪紙、射箭、投壺、打年糕、做華亭四味傳統點心等活動。

  負責春聯攤位的周應之是上海新漢服品牌“詩禮春秋”的創始人,也是一名書法愛好者。他表示,節日期間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選購春聯,還鼓勵孩子自己動手書寫福字,“這都說明大家對文化的傳承越來越重視”。

  今年已經76歲的孫逸娟是活動的特邀嘉賓,她引以為傲的特長是做了幾十年的草編手藝。作為國家級非遺的徐行草編代表著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利用黃草稈莖編織而成的玲瓏精緻的生活用品,眼下依然受到人們歡迎。

  逛集市、賞非遺,體驗採摘、喂兔子,孩子們在田野裏奔跑,玩得不亦樂乎。燈火映萬家,團圓共此時。元宵節當天,莊園還會在祈願長廊開展猜燈謎、沿河放花燈等活動,與遊客共度佳節。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