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成年內“保開通”任務多路建設者在工地上與時間賽跑

上海 25℃ 0
摘要:

  解放日報記者束涵

  大年初三6時多,在閔行區中春路莘浜路附近,薛亞坤和同事們陸續爬出機場聯絡線2號風井,準備回宿舍休息。之前,在機場聯絡線的2號風井至3號風井區間內,他們已經連續奮戰了一夜。

  作為上海首條新建的市域鐵路,機場聯絡線先期開通段計畫年內通車。這個春節,多路建設者在工地上與時間賽跑,確保每個工程節點如期完成。

  薛亞坤今年26歲,來自河南。去年9月,他隨工程隊來到上海,在中國通號公司負責的機場聯絡線通信訊號系統集成標下,從事支架、扁鐵安裝、線纜敷設等工作。薛亞坤被安排在夜班,從晚上7時進入風井,和同事兩人一組,依靠著區間內一側的燈光以及帽子上的頭燈,肩扛著近6米的扁鐵,將它們運送到指定位置,然後鑽孔、上螺絲,把扁鐵一一固定在區間支架上。

  “扁鐵的主要作用是消除感應電,防止對通信訊號產生干擾。”中國通號專案負責人華桂東告訴記者,從風井口將資料運到指定位置,工人們單程就要走1.5公里,一個晚上,每個人起碼來回要走二三十公里。

  回到宿舍,忙碌了一夜的薛亞坤和同事們很快進入了夢鄉。而在3公里外,位於天山西路與申昆路交叉口的市域鐵路“三中心”,2個小時後,很多人也進入緊張忙碌的春節加班時刻。

  作為上海市域鐵路全線網絡的“覈心中樞”,“三中心”項目就像人的大腦,包含了調度中心、運營中心和技能培訓基地等功能,負責統籌處理從各車站、風井、停車場、車輛段、列車上匯總的各類資訊並下達相應指令,協調機場聯絡線等各條市域鐵路有序運行。

  在項目現場,“三中心”大樓基本建成。在二樓500多平方米的弱電網路化機房內,20多位科技人員全身心投入,對設備進行調試。

  “春節期間,交叉工作的人員較少,方便我們更好地對設備進行全方面調試。”上海申鐵專案負責人傅丹說。

  傅丹的老家在江西,本來答應家人這個春節回老家過年,但自從2月5日機場聯絡線成功送電後,她不得不改變了計畫。“我們的工作是各站段接入並進行系統聯調的先決條件,只有儘快完成‘三中心’項目的系統調試工作,才能為其他項目留出更多時間。”

  記者瞭解到,為了完成機場聯絡線年內“保開通”任務,春節期間,建設方上海申鐵與施工方中國通號、監理方上海工程設備正加班加點,實施“三中心”項目的通信資訊系統調試,以及相關區間的托架安裝和纜線敷設工作。作為整個工程的重點,“三中心”項目機電安裝各施工工序及時插入和相互協調配合是保證工程施工進度、控制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對於後續的站後設備調試工作,乃至於對該項工程調度、運營功能的實現與發揮都具有較大的影響。”中鐵上海院設備工程師張元傑說。

  現時,機場聯絡線虹橋站至浦東機場站的通信資訊系統集成和訊號系統施工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線路主體結構現時也已基本完成,正進行虹橋站至浦東機場站先期開通段軌道工程整體道床施工及長軌鋪設,並同步推進車站裝飾裝修、機電設備安裝和附屬出入口結構等工作。

  根據計畫安排,今年一季度,機場聯絡線將完成軌道工程鋪設工作,二季度將完成單系統調試,三季度將完成聯調聯試工作,年內先期開通段已滿足初期運營條件。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