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鄉村振興一線,到服務羣衆一線,到化解矛盾一線……在主題教育中,全省廣大黨員幹部深刻體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真摯為民情懷、求真務實作風,與人民群眾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零距離”接觸,把民生實事辦好辦實,以為民務實清廉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造福於民。
“三進三解”,從解决一個問題到解决一類問題
想辦好實事,首先要摸到實情,要求黨員幹部“身入”一線、“心置”基層。
對標對錶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調查研究“深、實、細、准、效”的重要要求,圍繞落實總書記賦予江蘇的“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我省扎實開展進鄉村社區、進廠礦企業、進學校院所,解羣衆之盼、解改革之難、解發展之需“三進三解”調研活動。
選准課題再調研,才能靶向發力。省委常委會帶頭針對相關領域或工作中最突出的難點問題開展專項調研,省級領導同志共確定全面從嚴治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强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支撐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的人才政策舉措等74個調研課題。
看縣誌資料瞭解縣情、聽脫稿介紹掌握社情、訪普通羣衆摸清民情、話家長里短熟悉感情、開板凳會議分析內情……省級黨員領導同志每人選擇1個縣(市、區),帶頭開展兩輪“四下基層”。各地各部門緊緊圍繞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精准確定調研課題共1.5萬餘個、人均1.2個,開展實地調研8.5萬次、人均6.8次。
深入執法一線、千米礦井、服務視窗、困難企業、困境婦女兒童家庭……交通運輸、應急管理、外辦、工會、婦聯等部門組織組織黨員幹部,在實地調研中發現突出問題、找准具體對策。無錫市組織開展“進村入社大下訪、進園助企大走訪”活動,累計解决羣衆辦事難、社區停車難、學生接送難等問題3097個。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蘇州大學等通過師生心願單、師生“千人訪談”、黨員教職工與學生宿舍聯系結對、校院校地多向聯動等開展調研,摸清學校發展瓶頸問題、師生反映強烈問題。
一線“解剖麻雀”,“正反案例”對照剖析。揚州市化解信訪積案763件,解决“安置房不動產登記難”等各類問題2700多個,累計為羣衆解决急難愁盼問題8527件,推廣“實境回訪—案例複盤—剖析反思”流程,推動從解决一個問題到解决一類問題。一次次調研中,廣大黨員幹部研究解决問題的思路逐漸打開,工作路徑逐漸明朗。全省普遍召開調研成果會,調研成果轉化率超過90%。
不在“會場”在“現場”,現場辦公解急難愁盼問題
“我們在農村從事養殖業時發現,現在很多農戶都有抖音,有的會開直播賣貨。能不能將直播培訓送到我們農村婦女身邊?”去年5月,省婦聯召開的現場調研座談會上,返鄉創業的張林雁一句話,推動一場名為“‘培’她開播鎮村行”的系列培訓不到48小時就在鹽城啟動,這成為現場辦公解民憂的一個生動案例。
我省製定實施省級領導幹部和全省學習推廣“四下基層”兩個工作方案,大力宣導“能在現場不在會場”一線工作法,一輛輛“直通車”到現場解决羣衆難題、到企業問診發展癥結。連雲港市開啟“惠企便民直通車”,組建由市委領導牽頭、市級相關部門參與的工作組,在開發園區、鄉鎮街道聽民聲,做到有題必答、應聲作答、同題共答、權威解答,上下協同形成閉環。現時,市縣兩級“惠企便民直通車”已開通75批次,共會商經濟類問題219個、民生類問題245個。
沉下去、摸實情,才能聽到“最真實聲音”。淮安市行政審批局開展“我來辦辦看”活動,組織黨員幹部以辦事羣衆身份走流程、以工作人員身份坐視窗,全面體驗企業、羣衆辦事全過程,及時發現堵點痛點難點問題。
深剖析、把准脈,才能找准“深層次衝突”。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將延遲10年尚未交付的商貿廣場爛尾樓作為重點督辦事項,組建6個工作組,走訪600餘人次,2個月就讓179戶業主順利拿房,挽回經濟損失1.36億元。
管當下、利長遠,才能解决“根本性問題”。針對都市積水老大難問題,徐州市委領導幹部專題調研市區積水點治理情况,製定《徐州市區積水點治理實施方案》,175項積水點治理工程已完成144項,有效覆蓋匯水面積近65平方公里,惠及居民70餘萬人。
一塊塊“小黑板”,助力解决真問題、真解决問題。走進南通市海門區解放西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可以看到一塊密密麻麻寫著羣衆訴求、責任人和完成時限的“民生小事小黑板”。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海門區實施“民生小事小黑板”晾曬機制,將分片區、全覆蓋、面對面式“家訪”的內容匯總梳理,形成“立刻辦”“限期辦”“分期分批辦”三張清單,全區有效解決人居環境整治、社區停車位改造、施工雜訊治理等3000餘個羣衆關心關注的問題。
一張張“小板凳”,架起“心連心、手牽手”橋樑。“小羅警官,謝謝你們的文宣,今天我學到了不少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的知識……”在常熟市小康公園裏,村民和社區民警羅傑坐著小板凳圍成一圈。常熟警察創新實施“板凳警務工作法”,僅大義派出所就由此解答羣衆問題120餘個,為羣衆辦理警察業務68人次,開展上門服務400餘人次。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市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帶件下訪”領辦問題5.2萬個,信訪事項一次性化解率達98%,人民群眾安全感保持在98.96%。
辦好“關鍵小事”,讓“民生清單”變“幸福清單”
主題教育中,聚焦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全省各地各部門推動4.6萬餘件實事項目落地解决。
聚焦“一老一小”關切,我省深入實施“社區安老”工程,建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8萬個,建成運營老年助餐點7700餘家,為老年人提供“家門口、專業化”的養老服務,改造提升並運營120個省級示範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關愛之家),讓老有所依、幼有所育落到實處。
聚焦民生“七有”,南京市通過實施百所幼儿園城鄉攜手發展計畫、加强“週末門診”診療服務、推廣“診間支付”繳費模式等,進一步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便利化。宿遷市開展社保擴面“幸福行動”,14.06萬名低保對象、1.77萬名特困人員、13.38萬名各類困境兒童全部納入保障範圍;中心都市完成老舊社區改造12個、棚戶區改造115萬平方米,惠及羣衆4.2萬人;實現扶持返鄉創業4.4萬人,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數超5萬人。
深化主題教育,持續為民生項目“加溫”。2023年我省多措並舉穩就業、擴需求、促匹配,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8.3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5.2%。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通過開展集羣式“訪企拓崗專項行動”,開拓崗位需求43.5萬個。
鎮江市建成20個“文心書坊”閱讀新空間,打造近100個“有聲閱讀牆”;常州市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5分鐘充電圈”,緩解車主及網約車司機等群體的“充電焦慮”;蘇州高新區建立“15分鐘慢行健康圈”,解决社區居民就醫“最後一百米”……做好民生“大文章”,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暖民心、順民意的大成效,2023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辦理的13類55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