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勾勒2024年農業强省建設“施工圖”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强省

四川 36℃ 0
摘要:四川是農業大省,鄉村地域廣、面積大、人口多,扎實抓好“三農”工作、持續鞏固“壓艙石”,對全省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經濟大省真正挑大樑,更好服務全國大局的具體體現。

四川是農業大省,鄉村地域廣、面積大、人口多,扎實抓好“三農”工作、持續鞏固“壓艙石”,對全省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經濟大省真正挑大樑,更好服務全國大局的具體體現。

2024年,四川將如何在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2月2日舉行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給出答案: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强省。

擔責任:提單產、建良田、補短板,助力“天府糧倉”更豐盈

去年,我省糧食產量達718.8億斤,創26年來新高。今年,如何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讓“天府糧倉”更加豐盈?

會議提出,要把提單產作為主攻方向。

對此,省農科院黨委書記、院長牟錦毅解釋,截至去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已連續兩年超過9600萬畝、處於歷史高位,靠擴面積來帶動增產的空間已越來越小。囙此,必須抓住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行動深入實施的契機,打好種業翻身仗、强化科技和裝備支撐。據瞭解,借助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行動,去年全省糧食畝產同比新增12公斤、增長3.3%,增幅位列糧食主產省首位。

作為農業大省,除了種糧,四川還要保障其他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綿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廷偉表示,當地將以國家區域畜禽(活豬)種業創新中心建設為重點,確保年內生猪出欄360萬頭以穩住“肉盤子”。

守牢建好“天府良田”同樣是糧食穩產增產的重點。“思路是穩數量、提質量。”農業農村廳副廳長伍修强介紹,今年四川將進一步落實耕地保護任務,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堅決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加大撂荒地常態化整治、土地細碎化專項整治力度,分解實施年度425萬畝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務。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去年全省糧食實現大幅增產,農業氣象年景正常是一項重要因素。囙此,如何補齊農田水利建設短板、破解農業“靠天吃飯”也成了與會者熱議的重點。

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加快推進引大濟岷水利工程建設,同步加快“大水調”實體化指揮機构建設,增强跨流域水資源調度能力,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守底線:千方百計帶動脫貧人口增收,“五項機制”幫扶欠發達縣域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對此,會議要求,要落實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穩步提升幫扶工作實效、加大重點地區支持力度以守牢底線。

防返貧監測幫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前提和關鍵。新的一年,如何監測與幫扶?

阿壩州委副書記杜海洋透露,除健全常態化監測網格管理體系外,還要聚焦重點人群和重點地區,暢通因災因病和突發事故等特殊情况識別“綠色通道”,强化幫扶措施落實。杜海洋介紹,僅去年,阿壩州就通過落實632條幫扶措施,穩定消除風險1361戶5995人,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現時,部分幫扶產業面臨生產經營壓力,部分脫貧勞動力穩崗就業難度較大,給幫扶工作帶來新的課題。

對此,與會者認為,首先,要聚焦產業與就業兩大重點,推動幫扶產業提質增效、開展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千方百計保持脫貧人口收入較快增長的勢頭。

其次,要直面全省易地搬遷人口數量大、集中安置點多的現實,扎實抓好易地搬遷後續扶持,把就業合作幫扶專項行動等措施抓實抓深,統籌抓好配套設施維護與社會治理,確保搬遷羣衆“穩得住、能致富”。

脫貧地區是現代化建設的薄弱區,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點區。

“這些地區不發展起來,羣衆的生活水準很難提高,需要强化支持力度。”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聚焦39個欠發達縣域,今年四川將發揮省級協調、考核評估、縣級工作推進、省級部門定點幫扶、《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十條措施》落實“五項機制”重要作用,認真落實2024年重點任務清單,一縣一策推動,為擺脫欠發達地位提供有力支撐。

展作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讓農村旺起來、農民富起來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去年,四川已啟動相關建設工作,今年的重點之一,是如何在建設中讓老百姓看到新變化、得到真實惠。

“農村要有基本生活條件,更要靚起來。”攀枝花市副市長龍勇表示,接下來,當地將以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為抓手,推進農村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補短板。同時,實施“百村示範、全域整治”行動,帶動全市230個村全部實現生態化、舒適化,新村實現既滿足農戶居住,又具備康養接待功能。

農村產業也要旺起來。做好“土特產”文章、建好園區等載體、强化一二三產業融合——這是省水產局局長何强關於未來工作方向的考慮。

農戶腰包還要鼓起來。會上,宜賓市敘州區委書記黃修國分享了一組讓人羡慕的數據:依託油樟、糧油等支柱產業,去年敘州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72元,同比增長7.2%。

與會者羡慕的原因很簡單——增收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也是檢驗農村工作實效的重要尺度。

大家表示,在薪水性收入占農民收入大頭的背景下,要想農民腰包鼓,首要的是抓好農民務工就業。特別是,深入實施農民工高品質充分就業行動,一手搭建平臺精准對接勞務需求,一手强化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以增强就業競爭力。同時,强化種糧補貼等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聯農帶農機制,進一步拓展農民的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

抓好試點示範是推進鄉村建設整體成勢的關鍵一招。成都市委副書記陳彥夫表示,今年成都將實施“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工程,差异化給予資金支持、要素保障和考評激勵,篩選建設50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先行村、深入整治50個重點村,加快梯次培育一批省級精品村和全國美麗宜居村莊。

增動能:建體系、活資源、育人才,注入農業强省建設新動能

今年,四川農村改革何處落子?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是先行棋。“重點是解决當前農業生產中的突出問題,特別是破解‘誰來種地’、社會化服務體系‘怎麼建’難題。”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四川將以更多更有實力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破解農村勞動力短缺難題。聚焦進一步實現農業全程全鏈條便捷服務,四川年內將編制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專案,支持國有企業搭建鄉村產業綜合服務平臺,以擴大服務範圍、拓展服務領域。

啟動沉睡的資源資產,也是會上的熱門話題。在廣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何敏看來,關鍵是要釋放土地潜力、做好產權制度改革。

土地方面,重點是圍繞承包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宅基地“三塊地”,深化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穩慎推進宅基地改革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

產權制度改革方面,圍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集體林權制度等重點改革領域,探索規範產權流轉交易新管道,鼓勵以資源發包、資產參股等形式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完善鄉村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同樣是改革的重點領域。

“這個主要從返鄉人才培養使用上做文章,因為他們的見識、閱歷和資金、技能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積累。”省委農辦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四川將啟動農業實用人才培養計畫,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工程,探索建立家庭農場主和農民合作社帶頭人職業保障制度、建立鄉村人才名錄,鼓勵更多的人才流向鄉村、留在鄉村、振興鄉村。(記者王成棟闞瑩瑩燕巧四川農村日報 記者袁宇君)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