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翻花重新回到節日商品市場。簡工博攝
記者簡工博
春節漸近。在企業工作的唐芸日前想找一盞花燈,結果發現市場上不僅傳統花燈種類繁多,其他各種新春節日商品也令人眼花繚亂。
相比此前傳統節日商品以“搞怪”出圈,今年不少節日商品更注重對傳統文化的發掘。
過去唐芸為組織採購節日裝潢商品時,明顯感覺“西方節日商品比中國傳統節日商品好買”。從五光十色的裝潢彩球到沾滿模擬雪花的松枝花環,供給豐富,豐儉由人。相比之下,中國傳統節日的節令商品就少多了。三年前的中秋節,她聽同事介紹安徽非遺魚燈,可在商鋪未找到相應的商品,在網上也只找到一件商品,不僅價格上千元,而且“不零售”。
然而,今年她明顯感覺到市場的差异。她在網上蒐索,能找到大量這樣的商品,不僅大小尺寸俱全,還有資料包可自己組裝體驗。在社交媒體上,也能找到大量網友發佈的視頻或圖文教程,展示用身邊資料製作魚燈的過程。此外,兔子燈、螃蟹燈、傳統宮燈以及今年生肖的龍燈,都能找到形態各異、價格不同的商品。
非遺技藝回歸福斯視野
燈籠只是豐富的傳統節日商品中的一種。記者在豫園周邊商場看到,元旦之後,許多商家就重新佈置了店面,推出春節商品。除了燈籠、中國結、鞭炮三件套,今年許多商家推出了各種刺繡龍造型玩偶,既有傳統長身遒勁的造型,也有卡通化的矮胖嫩彈版。除此之外,記者還看到,有商家將柿子造型的毛絨玩具像鞭炮那樣結成一串,寓意“事事如意”,還有模擬的結出果實的石榴樹,意味著“紅紅火火”。
市民黃先生和家人一起來選購商品。他告訴記者家裡有擺放年花迎春的習慣,“過去都是花店買現成的,價格很高,不如自己動手。”他此次選購的主要是鍍金類擺件造型,節前再配上時令鮮花,“現在這些商品選購還是很方便的。”
在商場門口,另一比特市民購買了龍造型紙翻花製品。這條長約一米的“龍”,通過活動龍爪處的木棍,能類比出龍的不同形態。他打算將這件禮物送給家裡兩個孩子:“我們小時候紙翻花幾乎是節日必備品,已經很久沒見到了。很高興今年又在市場上見到這項技藝的製品。”在一些市民看來,對傳統節日“儀式感”的渴望讓許多非遺技藝和傳統文化回歸福斯視野,“比如魚燈、打鐵花、潮汕英歌舞等,都借助節日讓更多年輕人瞭解。”
憑“一夜魚龍舞”和憨態可掬的龍、魚等造型彩燈在社交媒體上“出圈”的豫園燈會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最後的安裝調試,豫園商城周邊正在舉行的“豫園年禮節”已經擺出各式各樣的節日用品,其中燈會衍生的兩款手提燈籠延續了魚龍憨態可掬的造型,頗受消費者歡迎,僅網店銷售就顯示已超2000件。
博物館文創頗受歡迎
去年春節,各類“搞怪”節日商品曾在網上風靡一時。用表情包刻印章、拿段子寫對聯,傳統文化的外殼包裹的還是各種“網絡梗”。從小學習書法的張沖去年曾在家掛上自己寫的春聯“富如東海長流水,瘦比南山小蠻腰”,橫批“富瘦雙全”。但今年她决定“回歸傳統”,“多瞭解傳統文化會發現古人比我們還會搞怪還要好玩。”去年年底,她在福州路買到畫面空白的明信片,自己購買印章拼出一幅幅迎新畫面。比如送給朋友的“事事如意”卡,畫面正中四個柿子竟是印章蓋出來的;而送給同事和長輩的“山高水長”,則是用繪有山峰、太陽、樹林和歸鳥的四枚印章不斷排列組合而成。
記者走訪發現,在傳統節日商品回歸市場過程中,各大博物館文創產品成為重要推手。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蘇州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都推出了包含春聯、福字、行事曆、門神等多種傳統節日用品的新年福筒、福袋,僅故宮博物院一家網店的銷售量就顯示超10萬件。此外,各家博物館還立足自身館藏推出了具有個性的節日商品。故宮博物院推出的“五方神龍香囊”,靈感來自古人的五行、五方和五色,以故宮建築的五行佈局和色彩應用設計了這套產品。敦煌研究院的“守寶龍”擺件,紅色、藍色與金色搭配的龍身明豔大膽,靈感來源是榆林窟第25窟中唐壁畫上的“守寶龍”。
“傳統節日商品回歸是一種必然。”在從事設計工作的許楠看來,傳統節日背後有其歷史文化意義,但也需要具象化的物品來承托這種情感。“從生肖到文化習俗,中國傳統節日有太多可挖掘的形象化元素。”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