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重構如何掌握主導權多名經濟學家討論變局下的中國經濟

上海 41℃ 0
摘要:

  記者吳丹璐

  日本能登半島地震、紅海局勢緊張……2024年全球經濟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之下開局,年內可能還會迎來歐美央行貨幣政策轉向,中國經濟會受到何種影響?1月13日至14日,2024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在上海召開,多位知名經濟學家對全球變局下的中國經濟問題進行了討論。

  不一樣的經濟週期

  在13日的會議上,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閃輝以本輪經濟週期的特殊性為題做主旨演講。她認為,傳統的經濟週期經驗告訴經濟學家們,如果通脹快速上漲,央行被迫加息,則經濟會面臨非常强的衰退風險,但這次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激進加息和通脹下行,維持住了健康的勞動力市場,失業率也並未大幅上升,所以“這個週期不一樣”。

  “站在這個節點看去年、前年,全球經濟其實經歷了一個疫情背景下的週期,各方面的供給側都遭受巨大衝擊,尤其過去的一年是一個修復的過程。”閃輝認為,2024年疫情對經濟週期的影響仍在,但處於退卻的過程,可能到2025年的這個時候,疫情就完全不再對經濟或者通脹帶來那麼大的影響。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屈宏斌則提到,現時全球化處於新一輪週期的轉捩點。他介紹,從二戰結束到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是一輪全球化的高潮期,持續了60餘年。但是,自2008年以來,全球化的勢頭逐漸减弱,逆全球化的現象日益突出。而且在過去的3年裏,受新冠疫情和地區衝突影響,逆全球化趨勢加速。他說:“我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無論是產業鏈還是需求市場都需要重新構建。”

  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影響

  現場大部分經濟學家認同,美聯儲貨幣政策將在2024年出現變化,最早可能發生在第二季度。這意味著美聯儲利率水准還將在高位維持一段時間。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美聯儲降息的節奏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美國大選。“美國選舉對美內政外交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不確定性還在於俄烏和中東衝突局勢,這些都可能影響能源價格和歐洲經濟。”

  但對於國內貨幣政策,汪濤認為不用過多在意美聯儲降息節奏。中國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政策應該以國內的經濟為主,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穩定房地產,如何穩定預期。降息並不見得會帶來更大的貶值壓力。相反,在預期好轉的情况下,人民幣可能對美元仍然保持相對的穩定。

  一般來說,美聯儲如果開啟降息週期,中美利差壓力减小,這會為國內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打開空間。“我們也預測今年有小幅的降息降准,並且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會略有升值。”汪濤說。

  產業鏈重構的風險

  逆全球化趨勢下,跨國企業開始兼顧安全與效率,“近岸外包”“友岸外包”逐漸形成潮流,已經影響到中國的外貿出口。為了應對產業鏈“斷鏈”風險,2023年以來,產業鏈外移成為經濟熱議話題。

  西班牙對外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夏樂對中國產業鏈外移的影響進行了測算,發現墨西哥、西班牙、波蘭、東南亞等國家會成為中國產業鏈外移的贏家。夏樂解釋,有些是與中國直接競爭的關係,如墨西哥和中國在向美國出口電視機;有些國家則與中國是產業鏈夥伴關係,產業鏈重構後承接了一些中國外遷產業。

  鵬揚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陳洪斌說,這種產業外移是必要的。根據陳洪斌的研究,全球主要經濟體跨越人均收入1萬美元都滿足了兩個條件:第一必須賺全世界的錢,只賺自己國家的錢或者賺某個區域的錢都不行;第二必須做高附加值的產品,靠低端製造業成為發達經濟體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國必須加入全球高端產業之爭。

  雖然產業鏈面臨重構風險,但中國也有相當的優勢。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表示,中國的優勢有三:一是在整個產業鏈的鏈主上面,鏈主的消費能力是關鍵,而中國正處於擴大內需過程中,超大市場讓中國在全球產業鏈重構過程中掌握了更多主導權;二是中國正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和高品質發展,中國出口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三是中國製造的規模優勢仍在,儘管其他國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中國,但是成本會更高。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