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十年·816夜話”邀請孫甘露和高博文共論“文學藝術如何塑造上海”

上海 74℃ 0
摘要:

  解放日報首席記者高淵記者劉璐

  “寫書人”和“說書人”眼裡的上海,分別是什麼樣?近日,“上觀十年·816夜話”第三期邀請上海市作協副主席孫甘露、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兩位嘉賓,與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特聘首席記者高淵共論“文學藝術如何塑造上海”。

  一本書的緣分

  從騎車穿行在上海街巷的郵差到茅盾文學獎得主,孫甘露直言這樣的轉變“很偶然”。他回憶,因為父親隨部隊在外,當教師的母親工作繁忙,他從小由外祖母帶大,讀書成為他排遣孤寂、消磨時間的最大安慰。哪怕是休息時間坐在郵局的折疊椅上,他也手不釋卷。直到1989年調入作協從事專業寫作,孫甘露仍然認為寫作是他的一種“業餘狀態”,少年時代那個懵懵懂懂的文學夢,始終伴隨著他。

  作為一名“70後”,高博文認為自己這一輩受上海本土文化浸潤很深。他的童年正值改革開放,上海灘各種戲曲群英薈萃,戲迷也多。小時候住在石庫門弄堂裏,每天晚飯時段,家家開著收音機,越劇、滬劇、滑稽、評彈……好不熱鬧。在弄堂的藝術薰陶下,他開始參加少年宮的業餘活動,唱歌、朗誦、講故事,初中時漸漸對評彈產生興趣,後來參加了上海評彈團開辦的青少年培訓班,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自然而然就走上了這條道路。

  兩位嘉賓的緣分,繞不開一本書——《千裏江山圖》。孫甘露憑藉這部作品收穫茅盾文學獎,高博文最早把小說搬上舞臺,這就有了評彈《千裏江山圖》。

  曾被外界貼上“先鋒派”標籤的孫甘露透露,其實他對傳統文化一直很有興趣,也經常和藝術家朋友談論中國藝術史上的各種傳聞和掌故,使用《千裏江山圖》作為書名寫一部作品,正是源自朋友的建議。“我覺得寫作需要有一個框架、一個故事、一個結構,還要等待人物,等待這個東西最終成熟,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終,他潜入一段90年前的歷史,塑造了一個別樣的上海。

  高博文表示自己看到小說開頭,上海四馬路菜場開秘密會議那一幕,就被這個諜戰故事吸引住了。他提到,過去傳統戲曲以才子佳人、家庭倫理題材居多,新中國成立之後,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承載紅色文化的傳播。“我是上海人,弄堂裏長大的孩子,一直想講上海的故事。”高博文說,“我還有雄心壯志,今後要把這個故事改成長篇評彈,更加詳細、更加豐富地把這本書表現出來。”

  一座城市的文脈傳承

  上海的都市文脈怎麼傳承?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兩人分別介紹了在各自領域做的事。孫甘露這些年廣泛參與上海的公共文化活動。由他主要策劃的“思南讀書會”,即將迎來十周年的生日,邀請過眾多重量級的作家、翻譯家、學者,包括五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應該把這些資源彙聚起來,開放給公眾。”十年來,上海的大小書店、機构紛紛辦起讀書會,他樂見其成:“一個都市讀書會遍地開花,是非常好的事情。”

  評彈藝術發源於蘇州,興盛在上海,高博文認為這本身就體現了上海的包羅萬象。不過,如今年輕人喜歡聽的,和七八十歲觀眾愛好的,不是一碼事。根據環境、條件、受眾的變化創作產品,對演員的要求其實越來越高。

  高博文嘗試過新民樂評彈。去年市民音樂節上,他還在上海音樂廳露天廣場上開過一場評彈爵士演唱會。傳統文化的發展傳承,並非要蓋過其他文化。在他看來,這幾年大家對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的認知更加理性。現在只要是優秀文化,不管是外來的還是本土的,都會有受眾,這個環境是非常健康的。

  這幾年高博文帶評彈演員去外地、去國外演出,主打的就是江南文化牌。很多年輕人越來越喜歡評彈,雖然不一定完全聽得懂蘇州話,但看著字幕、聽著曲調,說“我就喜歡這個範兒”。他覺得這個“範兒”,就是江南文化的底蘊。長衫旗袍,琵琶三弦,吳儂軟語,便是評彈的妙處,看似簡單,展現給大家的內涵卻很豐富,體現了江南文化的睿智、內斂與實幹。高博文自信:“把這張牌捏在手裡,無往而不勝。”

  “評彈在上海接受了海派文化百餘年的薰陶,我認為上海這個城市融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於一身,也定能融合出好的文化作品、文化現象,融合出優秀的文化人才。”高博文說。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