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戚穎璞
記者日前從上海市都市更新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2023年上海“兩舊一村”改造提前1個月完成年度目標。其中,零星舊改完成12.3萬平方米,4084戶居民和企業受益;包括小梁薄板在內的舊住房成套改造完成29.6萬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啟動10個項目。
兜牢民生底線,數據不足以反映全部。2022年,長達30年的成片舊改正式收官,上海進入“兩舊一村”改造階段。但成片舊改攻堅破難的經驗不能簡單照搬到“兩舊一村”改造中,後者面臨的都市發展階段、客觀改造條件和居民個體訴求都發生了變化,需要城市管理者尋求更有針對性的解决思路,持續補齊民生短板。
2023年,以“兩舊一村”為主體的“人居環境品質提升”被列入上海都市更新六大行動。短短一年間,一個個不同類型的居住類更新試點湧現,一道道橫亙在前的門檻正被努力跨越。
兼顧多重目標形成多條路徑
都市更新既是民心工程,也是發展工程。位於浦東唐鎮的小灣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實現徵收清盤,新年伊始,居民簽約率已達100%。在居民們即將搬進敞亮新房之際,他們曾經的家園也被置於科技產業發展藍圖之上,將書寫新的歷史。
記者從上海市住建委瞭解到,作為“城中村”改造示範引領案例,小灣村是全市少有的兼具產業和居住内容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將探索助推區域產業發展。
小灣村現狀和許多“城中村”的發展行程類似:在都市快速發展中,地理位置優越的村域反而陷入尷尬境地,建築形態老舊、密度高,衛生條件堪憂,安全隱患突出,和周邊城區格格不入,居民們改造意願非常强烈。在解决老百姓安居問題時,小灣村片區規劃逐漸明確,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在釋放的百萬平方米產業用地上打造市級智慧終端製造基地產業園。
滿足多層次、高品質的民生需求,持續治理民生窪地,上海正在創造豐富的機制供給。除了以產業項目引導的小灣村“城中村”改造,靜安區青雲路寶昌路零星舊改項目還通過組團開發、整體設計,統籌考慮改善居住條件、補齊公共服務短板等多重目標;閔行區召稼樓“城中村”改造項目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專業市場主體合作,縮短改造週期。
靜安區蕃瓜弄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改善民生居住條件的每一階段的重大舉措。早在1964年,蕃瓜弄就探索成為改造回遷的首批工人住宅區,近60年後,蕃瓜弄再次迎來新生。作為2023年上海體量最大的“小梁薄板”改建項目,蕃瓜弄項目探索形成一線聚力法、一戶一策法、黨員帶頭法、集體認同法、將心比心法、組團服務法、關鍵人物法和隨機應變法等“舊住房改造八法”,不僅為其他舊住房改造項目提供經驗,還被收錄進“2023年世界都市日城市建設和發展案例展”。以此為視窗,上海為全球都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百年里弄虹口瑞康裏是一處歷史文化風貌保護街坊,也是上海首個“政府牽頭、企業運作;居民參與、保障獨立;形式多樣、租售相容;新老共生、提升烟火;保護風貌、提高品質”的可持續創新城市更新模式項目。項目提出置換騰退(貨幣化安置)、异地實物安置、回購原地建設房屋、回租原地建設房屋4種安置管道,讓居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實現提升生活品質最優解。
探索常態化漸進式有機更新
從長遠來看,隨著上海大規模的徵收改造逐步完成,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將更多聚焦在常態化、漸進式、小規模的有機更新當中,通過“美麗家園”建設、舊住房綜合改造、社區微更新、加裝電梯等手段,滿足新階段下多元化、個性化的居住需求。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上海部分社區已實施過一到兩輪的改造。記者從上海市房管局瞭解到,近年來,上海每年改造規模約1000萬平方米,隨著社會發展,老舊社區改造還在不斷被注入新內涵。
虹口區沽源社區啟動“美麗家園+整社區加梯”綜合改造項目,通過結合“美麗家園”改造,加裝電梯避免了二次施工。通過兩個工程項目疊加,一併改造公共部位、遷移管線,節省建設成本,更减少對居民的生活影響。
楊浦區鳳南一村建於上世紀50年代,這是《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生效後全市最大規模的舊住房拆落地項目。重建完成後,鳳南一村原址將豎起8棟20層到26層的高層住宅,1813戶曾蝸居於此的居民將搬進這座配有地下停車庫的現代化社區。項目還盤活區域資源,配建約6400平方米的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從多個維度改善人居環境。
據悉,通過人居環境品質提升行動,上海將持續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到2025年,全面完成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裏以下房屋改造;基本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實施3000萬平方米各類舊住房更高水准改造更新,完成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9000臺;中心城區周邊“城中村”改造項目全面啟動。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