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動各級黨組織與“候鳥”黨員“雙向奔赴”
尋“家”有路 融入有“門”
海南日報記者 黎鵬
“親愛的‘候鳥’黨員,歡迎您來到美麗的海南創業、度假、生活,組織永遠在您身邊,請及時到就近的黨群服務中心亮明黨員身份,過組織生活……”每一個來到海南的“候鳥”黨員,手機裏都會收到這樣一條的簡訊。
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我省各市縣通過發佈《致“候鳥”黨員的一封信》,在主要街道、景區、居民區張貼流動黨員“安家碼”等舉措,努力使每一位“候鳥”黨員都能找到溫暖的大家庭,實現與其他黨員“理論同學、黨課同上、黨日同過”。
將黨組織關係轉到儋州市後,68歲的北京人羽毅勃成了儋州濱海新區“候鳥”人才黨支部書記。
“我們通過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行動,引導‘候鳥’黨員亮明身份,現時已有近百名‘候鳥’黨員加入黨支部。”羽毅勃說,黨支部成立後,組織開展了參觀調研、聽黨課、志願服務等“離鄉不離黨”系列主題活動,讓來自天南海北的老黨員尋“家”有路、融入有“門”。
針對不少“候鳥”人才渴望在海南實現二次“就業”、發揮餘熱的心願。海南各級組織部門積極牽線搭橋,引導“候鳥”黨員積極參與社區黨建、基層治理、文體活動、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
原來在河北工作的安春瑞,退休後常居萬寧市,擔任當地一家民營企業的黨支部書記。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他積極組織旅居在萬寧的“候鳥”黨員集中學習,讓“候鳥”黨員不落下學習進度;
“候鳥”老黨員蔡世潔定居五指山市後,發揮自身專業科技優勢,在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創建了老年醫學科,造福海南中部山區的黎苗同胞;
遼寧“候鳥”老黨員王玉芳在三亞加入美麗新海岸社區候鳥兼合式黨支部,社區開展的環境整治、文明勸導等志願活動,經常都能見到她的身影;
有著79年黨齡的王迪,在海南瓊海居住期間,自掏腰包10萬餘元,購買投影儀、電腦、投影幕布等設備,精選世界各國的優秀電影,免費為社區內外的居民放映。
海南還積極加强與流出地黨組織聯系,充分依託園區、商會、行業協會、兄弟省份駐瓊辦事機構等組建“候鳥”黨組織,街道和社區充分落實區域黨建主體責任,不斷提高流動黨員黨組織建成率。例如,我省依託各地“候鳥”人才工作站和“候鳥型”社區,建立起“候鳥”黨組織,為廣大“候鳥”黨員發揮餘熱搭建平臺。
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五指山市“候鳥”人才工作站黨總支組織黨員每月開展一次公益服務活動,包含義務理髮、縫補衣物、八段錦教學等豐富內容。同時,“候鳥”黨員們還積極參與當地平安建設、糾紛調解等工作,贏得了當地居民的好評。
在定安縣塔嶺新區,夕陽紅“候鳥”人才工作站黨支部推動當地“候鳥”老人,成立一支學雷鋒志願服務隊,以及50餘支文體活動隊,把“候鳥”生活過得豐富多彩。
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指導各市縣充分落實流入地黨組織責任,以開放式的組織生活,通過黨建品牌共建、社會治理共治、活動陣地共亯,推動更多“候鳥”黨員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積極貢獻力量。
(本報海口1月5日訊)
評論留言